工信部发布光伏新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与升级
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修订《光伏制造行业标准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标准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地方政府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式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改建、扩建光伏制造项目,资本金比例最低为30%。
工信部表示,此次主要是基于四项修改原则。一是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光伏产业相关标准法规。二是根据行业最新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现状,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电耗、水耗等指标,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增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资本金比例、加强质量控制等能够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四是继续引导产业绿色升级,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开展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开展ESG信息披露等工作。
行业迎来“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光伏产业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导致供给侧同质化竞争激烈,光伏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持续下降。今年二季度,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成本倒挂,导致净利润亏损。 6月底,公司进入现金成本损失阶段,业务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为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多部门相继出台限制低端产能扩张的政策指引。今年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加强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恶性竞争; 7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标准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迷水平反复扩张。
东海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在政策扶持和行业自律推进的支撑下,光伏行业短期内有望恢复有序竞争,产业链价格有望触底回升。反弹。中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和光伏降本增效将带来经济效益,需求侧增长有望持续。供给方面,产能出清稳步推进,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优质产能海外溢价有望,各方面博弈已进入规范合理状态。预计2025年行业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行业整体运行状况有望企稳回升。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目前国内供需政策正在共振,政策转向信号已明确,政策实施效果逐步显现。 2024年第三季度,产业链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将环比改善。后续政策引导和市场化出清有望推动落后产能出清。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产业链有望实现盈利恢复。
机构看好龙头业绩复苏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已有109家上市公司布局光伏产业链。从业绩来看,83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近80%。 38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出现亏损,其中包括隆基绿能、TCL中环、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
随着光伏行业持续调整,机构持续关注。统计显示,47只光伏概念股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评级。阳光电源、德业和弗拉特是关注最多的机构,分别有 38 家、30 家和 29 家机构。
多家机构认为,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周期拐点,龙头企业业绩在经历今年“触底”后或将企稳回升。据5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47只光伏概念股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为正。其中,阳光电源、德业等逆变器概念股预计2024年实现利润增长,隆基股份则有望实现盈利增长。绿能、晶澳、晶科能源等组件概念股2024年将出现亏损,但明年将开始扭亏为盈,恢复增长。
从股价来看,近三年大部分光伏概念股股价持续回调。概念股最新价格较2021年以来区间高点平均回撤56.16%,这意味着股价“腰斩”,22只个股回撤70%。以上包括TCL中环、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