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史上第二超购王晶科电子诞生,那些曾经的超购王如今怎样了?
港股史上第二个“超买王”诞生!
11月7日晚,港股新股、“吉利概念股”晶科电子公布配售结果。超额认购超过5,677倍,成为香港历史上超额认购第二多的IPO股票,暂时跻身今年“超买”新股之列。国王的宝座。
11月8日,晶科电子正式登陆港股市场,开盘涨幅16.34%。
那些曾经的“超买王”后来怎么样了?
近期,香港股市一些IPO个股颇为火爆。 10月份以来新上市的9家公司中,有3家超额认购超过100倍。其中,胡萝卜获超额认购1,347倍,上市首日涨幅超过58%。
除了胡萝卜之外,今年港股市场还有两家公司的认购倍数也极为火爆,认购倍数超过2000:今年6月上市的优博控股,认购倍数为2503;今年7月上市的元续科技,认购倍数达到2480。
晶科电子的认购数据击败上述三家公司,达到5677次。登上今年“超买王”榜首,也是历史排名第二的“超买王”。
认购如此火爆,这些公司后续的市场表现又如何呢?
数据显示,晶科电子股票上市前,港股开盘时网上发行有效申购倍数超过2000倍的公司已有10家。其中,2018年上市的茂基葵涌认购倍数最高,达6289倍。当时第一批的中标率仅为0.80%。
从上图不难发现,港股历史上的“超买王”大多表现良好。除UBO控股、今年上市的元速科技、2014年上市的惠生国际外,业绩均不佳。每只股票上市首日涨幅均较大,尤其是毛鸡葵涌,首日涨幅达431.67%。
如此巨大的超额认购倍数,其实在港股并不常见。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超额认购倍数巨大的股票的募资金额基本上都不是很高。除了Novo Health和时代天使之外,基本上都在1亿港元及以下的水平。其中,猫记葵涌只有8100万港元,其他如优博控股、元旭科技、HSSP INTL等则更少,只有6000万港元以上。
晶科电子此次的融资金额其实并不是很高。原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仅为约1.21亿港元。不过,本次发行量调整权全部行使后,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39亿港元。
同时,放眼较长一段时间,这些“超买王”的长期表现却极其悲观。不少“超买王”的跌幅甚至超过了90%,其中惠生国际和米兰站的跌幅分别达到了97.74%和98.38%。
什么是晶科电子?
据了解,晶科电子作为吉利的供应商,曾于2019年12月急于在科创板上市,但最终于2020年5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晶科电子是国内最早开始量产大功率倒装LED产品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晶科电子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了一系列倒装LED技术。晶科电子的基础技术还包括先进的白光封装光转换技术、先进的LED集成封装技术和高端LED器件封装技术。各项技术协同发展,技术能力始终位居全球创新前列。
据驰石咨询信息显示,从营收来看,晶科电子的实力并不弱:
在中国高端照明行业国内器件和模组制造商中排名第三,在同行业所有器件和模组制造商中排名第五,2023年市场份额为5.3%。
在中国中高端汽车智能视觉行业中,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五,在同行业所有厂商中排名第12,2023年市场份额为0.5%。
在中国液晶电视背光显示行业中,在所有制造商中排名国内第四,2023年市场份额为9.1%。
与此同时,晶科电子的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招股书显示,晶科电子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13.88亿元、14.11亿元、18.58亿元;毛利润分别为2.28亿元、2.35亿元、3.39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7800万元、3907万元和7204万元。 2024年前5个月营收为8.43亿元,去年同期为6.25亿元;毛利润为1.54亿元,去年同期为1.04亿元;期内利润为3217万元,去年同期利润为75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电子与吉利企业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
例如,从股权结构来看,晶科电子与吉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招股书显示,吉利旗下公司中,李书福及其控股公司(含吉利集团)、耀宁科技及其关联公司均为晶科电子的关联人。其中,李书福是晶科电子大股东李星星的父亲,也是非执行董事郑鑫的岳父。
目前晶科电子已与国内20余家汽车整车厂、汽车品牌及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极氪、精灵、路特斯、广汽、长安汽车、理想汽车、马瑞利等行业领导者。
不过,晶科电子的业务仍然高度依赖吉利公司。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2023年前5个月、2024年前5个月,晶科电子来自吉利公司的营收分别为5060万元、3.5亿元、7.06亿元。 、2.11亿元和3.27亿元,分别占晶科电子同期总营收的3.6%、24.8%、38.0%、33.8%和38.8%。
晶科电子预计,来自吉利旗下公司的营收在不久的将来将继续增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