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建立,批量生产与多场景应用展望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01-22 13:41:02  

从闪耀CES 2025,到搅动资本市场,再到巨头入局、企业竞相发布量产信息……新年伊始,人形机器人赛道火热持续,人形机器人、这个划时代的工具,正在逐渐临近。 !

工信部《关于仿人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仿人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实现量产,并进行示范应用在特殊、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

受访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与第一代和第二代智能手机iPhone首次发布时类似。未来,它们可能会像智能手机一样逐渐成熟和迭代,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落地。也有受访者表示,真正理想的人形机器人还需要十几年甚至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出现。

_华为、小米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来?_华为、小米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来?

仿人机器人工业场景

华为、小米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来?__华为、小米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来?

初步进入商业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技术显着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此前,人形机器人还处于概念导入或技术研发阶段,行业产品尚未进入广泛商业应用阶段。 2025年左右,人形机器人领域量产的消息不断。

1月17日,乐居机器人宣布,其乐居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自2023年11月“发布并量产”以来,已交付给蔚来汽车、北汽越野车、江苏恒通等工业企业。如今已经进入批量交付的新阶段,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的漫漫征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优必选近期也表示,已实现仿人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并将于2024年与汽车、3C、物流领域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是目前进入车厂培训最多的仿人机器人公司。世界。目前,其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获得超过500家汽车制造商的意向订单,正处于产业化的关键阶段。

此外,致远机器人、玉数科技、傅里叶智能等国内明星机器人企业也相继开始了人形机器人的小规模量产。致远机器人于2024年12月16日宣布,正式启动通用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年计划产量962台。

据马斯克透露,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于2025年进入限量生产阶段,工厂可能会试运行超过1000台擎天柱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产业今年肯定会进入量产阶段,我们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迭代到第五代,计划3月份发布,年内量产。”近日,魔原子副总裁韦兵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

魏兵表示,所谓2025年量产肯定会实现。预计未来三年,仿人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将逐步走上正轨;未来五年左右,商业场景将进一步拓宽;未来五到十年,人形机器人在消费或家庭场景中的应用将逐渐普及。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将是仿人机器人量产元年,也将是仿人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全球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将进入工厂场景训练。

工信部此前印发的《仿人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仿人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量产,并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进行示范应用。 。

巨头加速入场

随着人形机器人开始从技术研发转向商业应用,苹果、华为、百度、vivo、富士康、小米等巨头正在加速进入市场。此前,特斯拉、英伟达、比亚迪、赛勒斯、小鹏汽车、上汽等多家车企已进入这一赛道。

1月15日,富士康与优必选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建立仿人机器人大规模应用联合研究项目,共同建立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仿人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机器人的运动、感知和决策能力共同推动仿人机器人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的落地,努力打造标准化智能生产线的仿人机器人产品。

2024年11月15日,华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共同建设的华为(深圳)全球实体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将围绕华为的体现模式积极布局相关根技术和产业。创新赋能,与100多家企业共同构建实体智能生态圈。

魏兵表示,不同企业进军仿人机器人的商业目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车企、手机企业纷纷进入仿人机器人赛道,一是探索仿人机器人在自家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场景,以实现智能制造或降本增效;其次,仿人机器人是未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企业希望借此开辟新的增长点,企业正在考虑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第三,基于产业融合、供应链协同等考虑,汽车、手机、仿人机器人行业存在技术相似性和协同性。比如传感器、智能算法、人机交互等。

vivo常务副总裁胡柏山近日就人形机器人的部署做出了回应:人形机器人是vivo未来可以进入的一个行业,因为vivo有两个天然优势。首先,大模型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 vivo蓝心大模型的不断迭代,将赋予机器人强大的“思考”能力;其次,MR(混合现实)将赋予机器人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 vivo将在三年内推出MR量产产品,MR团队规模已达到500人。

对于华为和富士康的进入,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除了降本增效外,华为还打算打造产业生态圈,并扩大生态圈,出口内部软硬件产品,比如鸿蒙操作系统、盘古模型等。 。富士康此前曾利用传统机器人打造“灯塔工厂”等标杆项目。人形机器人的加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其“灯塔工厂”的智能化水平,拓展相关智能解决方案的市场。

此外,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告等方式披露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引发了资本对这一概念的广泛关注。不过记者发现,目前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A股上市公司大多是原有业务的正常延伸。

人形机器人在一级市场也颇受欢迎。近日,人形机器人公司上海傅立叶智能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近8亿元。国信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等机构参与。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我国仿人机器人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56起,金额超过50亿元。

“目前,仿人机器人企业融资并不困难,而且相对处于买方市场。”魏兵透露。

从行业受益者的角度来看,蘑菇物联创始人兼CEO沉国辉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AI大模型。 AI大模型相当于在传统机器人上安装了大脑,赋予机器人类似人脑的智能和理解、决策等能力,而AI大模型的发展离不开算力。计算能力的核心是芯片,即GPU。因此,从长远来看,NVIDIA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发展。

_华为、小米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来?_华为、小米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来?

人形机器人咖啡场景

逐步迭代走向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人形机器人只是具身智能的一种形式。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背后,本质上是整个具身智能赛道的崛起。

数据显示,具身智能是指“有身体的人工智能”。简而言之,它是一种智能技术,可以让机器人或智能系统像生物一样通过身体感知世界、理解世界、行动于世界、完成任务。

“具身智能可以融入多种物理形态,人形机器人只是其中之一,也可以是四足机器人,也可以是狗、猫的形态。未来,还会出现不同形态的具身智能。”比如在军事领域,四足机器人更适合,因为它比较稳定,善于奔跑和隐藏等;而在生产制造场景,人形机器人可能更适合。目前,这个词。 “人形机器人”中的“人”只是为了更贴切地体现人形体的智慧和能力。沉国辉告诉记者。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类一直在使用不同的工具来解决不同的问题,比如石头、火、汽车、手机、电脑等,人形机器人也是工具。目前,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是最完美的工具或者说工具的终极形态。”魏兵也告诉记者。

据了解,传统工业机器人是“固定程序+机械臂”的组合,而人形机器人则分为三部分。一是身体,即人形机器人的躯干、四肢和灵巧的双手;另一个是小脑,负责运动控制,包括从行走到跑跳,从简单的抓握到复杂的手部动作;第三个是大脑,即具身智能,包括各种大型AI模型等,主要负责自主学习、规划、决策等。

近日,重庆市七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体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旨在以体身大模型为重点,以“脑”与“身”为实施路径,并以产业场景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重庆实体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此前,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也推出了仿人机器人发展相关政策。

市场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仿人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7.6亿元;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73亿美元;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与第一代、第二代智能手机iPhone发布时类似,未来将逐步迭代走向成熟,并应用于不同场景。”魏兵说道。

胡柏山表示,人形机器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善。 “我们判断,需要十年以上,甚至十五年以上,才能拥有大家真正想要的人形机器人。”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