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归属权争议:百度与吉利联合声明回应破产危机,保障员工与用户权益
要点
吉月是谁的?这个问题让员工和供应商感到困惑;
夏一平声称,吉粤80%的话语权都在百度,而供应商则认为吉粤只是一家销售公司,技术和生产分别在吉都和吉利。
百度表示,“由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业务计划无法实施”,这意味着其造车战略或告终;
百度或将进一步整合L2+、L4业务团队,加大对“胡萝卜跑”的押注。
12月13日晚间,百度与吉利汽车联合发表声明称,将“积极协助极度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其中包括承诺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善后事宜、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服务等。以及保养等事宜。
这一声明意在回应围绕吉悦突然“破产”事件日益加剧的舆论危机和各方权益纠纷。起因是,12月11日,极岳汽车CEO夏一平突然向员工发出内部信,声称公司正在进入“创业2.0阶段”。信中充满了鼓励,但内部员工表示,公司随后召开会议“就地解散”。员工获得的条件是:如果在12月16日之前辞职,将获得N+1补偿,但要到2025年2月15日才能支付,且不保证;如果12月16日之前不离开,就没有N+1补偿,没有工资或社保。同时,无论员工是否在12月16日之前离职,11月和12月的社保缴款都不会缴纳。
由于突然解散和不合理的薪酬方案,12月12日,多名吉悦员工进入公司位于上海安亭的办公室,再也没有出来。吉悦公司门口的员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皮质》,他们有员工代表在办公室与夏一平协商,已就11月社保缴纳事宜达成一致,目前还在协商社保和N+1赔偿事宜十二月。夏一平本人自12月12日进入公司以来一直没有被释放,双方已经对峙了24个多小时。
吉悦的突然破产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三个月前的9月10日,其刚刚举行了第二款车型极岳07的发布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蔚来创始人李斌均出席。新闻发布会。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并未到场,但录制了视频祝福。几个月来,极岳CEO夏一平一直在直播间努力卖车。
然而,几个月前,社交媒体上就传出了吉悦可能破产的消息。迹象之一是为吉悦代工的吉利汽车停止了该品牌的生产。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百度在10月份派人到吉悦汽车审计账目,发现该公司管理层尤其是夏一平存在腐败行为,还存在70亿元的巨额债务。因此,决定停止原计划的30亿元新增贷款。投资。据第一财经记者《新皮质》获得的信息,这些债务主要是拖欠吉利汽车制造成本,其余为应付供应商账款。第一财经网“新皮质”从供应商维权团体获得的欠款实时统计显示,欠款总额已超过8亿元。而他们目前并不在百度和吉利联合声明中想要“解决”的人名单中。
谁的极端?
极约的前身是百度与吉利汽车联合推出的“极度”。 2023年8月更名后,双方合作目标转向吉悦品牌汽车的开发和销售。名义上,吉利持有合资公司65%的股份,百度持有剩余的35%。 2023年10月,极岳推出首款车型极岳01,目前拥有约15000名车主。
但夏一平声称,吉月的发言80%都在百度,但百度没有人接听他的电话。一位吉悦供应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吉悦汽车背后有三个角色。吉度负责提供技术和财务支持,吉利负责造车,吉悦负责销售。吉都由百度100%持有。
上述供应商看到12月13日晚间百度和吉利发布的联合声明,其中没有提及如何解决供应商的问题,这让他们感到失望。目前,昨晚深夜,吉利杨学良(注:杨学良为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新闻发言人)接待了上访车主,并承诺说实话。即使在自动驾驶方面,我们仍然需要与百度协商。”一位供应商称,12月14日是日本名字。另一位供应商提供信息:“现在的希望在吉利,百度已经失败了。夏一平当着车友的面给百度打电话,百度说与我们无关。”
其中很多供应商已经在吉悦公司门口等了一天了,一直没能进入公司。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像吉悦员工一样组织起来,派出代表与公司谈判,否则公司清算时就没有资产可以清算。在他们眼里,吉悦只是一家销售公司。
表面上看,吉悦只是又一家销量不佳、现金流危机、管理问题重重的新能源车企。但姬月的失败不仅仅是它自己的失败。
无论是作为夏一平所说的“极乐80%话语权”的所有者,还是供应商眼中的极乐真正的支付者,百度一直在努力削弱自己在该项目中的影响力。 12月13日晚,百度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吉悦汽车由吉利工厂生产,并授权吉度独家运营”。百度和吉利均为股东。联合声明中,百度的名字写在吉利的前面,显示出“吉利”的名字,但在其官方新闻稿中,吉利的名字始终出现在百度之前。
吉悦汽车的入口已被接管,车主和供应商均不允许进入。
事实上,在2023年8月之前,极岳汽车仍名为极度汽车,而极度是百度在2021年高调宣布的造车项目,名字的意思是“百度AI能力的顶峰”。据公开报道,这个名字最初是由百度AI选择的。
直到现在,吉悦汽车安亭总部门前的招牌仍然是紫色。在这个总部门口,第一财经《新皮质》听到了两种意见。一是如果夏一平辞职,百度可能会继续投资。 12月13日下午,有关吉月“复活”的消息也不断从社交媒体上泄露。此事曾被报道,但后来被一些人否认。一位供应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皮质》,即使吉岳继续造车,他也不会跟风。目前,他还没有收到100万元的债务。 “(这个行业)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供应商连续倒闭,这说明这个行业没有公信力。”另一位供应商表示。拖欠货款最多的供应商来自宁波,金额为3858万元。
相反的理论是,百度将彻底放弃极岳,这也意味着百度将停止造车。 12月13日晚间的联合声明中写道,“由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的业务计划无法实施”,也佐证了这一说法。
极读被百度寄予厚望
极度是百度在2021年1月宣布的高调造车项目。当时,百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以“是的,百度正在造车”为标题宣布了这一消息。随后,李彦宏在当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打造自己的汽车,能够尽快将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推向市场,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
百度宣布2021年造车时发布的官方消息。
百度正式宣布停产的前一年,特斯拉2020年国产Model 3上市,全年累计交付13.7万辆,成为当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理想和小鹏汽车也已在美国股市上市。截至2020年底,股价涨幅超过80%,蔚来市值从39亿美元飙升至765亿美元,增长18倍。
大量互联网企业将2021年视为加入新能源市场的最后窗口。 2020年11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宣布合作,共同推出汽车品牌“智际”。 2021年3月,小米也正式宣布造车。雷军声称,中国新能源汽车最终可能只有5张“终极门票”,小米将获得最后一张。
百度正式宣布造车的时间和投资自动驾驶的时间早于小米。 2013年,百度开始投资自动驾驶领域,并于当年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2017年,陆奇从硅谷归来后加入百度,整合自动驾驶事业部(L4)、智能汽车事业部(L3)和车联网业务,组建百度智能驾驶集团(IDG)。自动驾驶已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当年4月,百度启动阿波罗计划,为汽车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从软件到硬件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Apollo计划的发布,意味着百度开始寻求将其每年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自动驾驶技术投资变现,其主要模式是成为L2+市场的Tier 1供应商——这就是“百度”内”模型。用李彦宏的话说,百度要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Android”。但2017年前后,智能驾驶并不是车企的关键需求,电池才是。
通往B的道路并不顺利。百度尝试转向G,推出车路协同业务。主要在道路尽头安装设备,将实时交通状况更新为高精度地图。 2019年底,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缩减了L2+团队,并入L4。同时,将车路协同业务团队升级为智能交通事业部。
2018年,李彦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我们只做自己最擅长的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不会自己造汽车。”然而,在代表百度内部模式的Apollo计划进展受挫后,百度改变了主意。吉都就是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
起步比小米早,但不如小米成功
然而,制造汽车并不容易。百度控股的吉都汽车首先陷入生产资质困境。 2022年2月,工信部提出要求,新能源代工模式下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均须具备生产资质。百度作为极都汽车第一大股东,并不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质。百度别无选择,只能将汽车制造的领导地位交给吉利——至少名义上如此。
2022年6月,百度回购了吉利持有的吉都汽车全部股份。之后,双方再投资成立汽车制造公司新实体——吉悦汽车,其中百度持股35%,吉利持股65%。这意味着百度造车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就积极推动的“百度造车”,又回到了类似于华为内部模式的“百度内部”模式。
2023年10月,极岳首款汽车极岳01上市,但并未在市场上引起任何水花。一位吉悦车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皮质》,吉悦汽车的技术还不错,性价比很高。其他品牌同等配置至少要贵5万元。然而,吉悦在品牌定位和营销方面存在问题。
该车的外观信息显示,这是一款吉利品牌的汽车。
极阅01的前身极读ROBO-01,是伴随着李彦宏的“汽车机器人”理念和百度的品牌影响力而诞生的。但在这款车上市前两个月,极度汽车突然变身极悦汽车。整车的设计虽然保持了极度原有的先进元素:无门把手、屏移、U型方向盘、单踏板等,也激进地采用了纯视觉方案,但车身上清晰的标识是“ “吉利汽车”有四个字,但没有任何视觉线索表明这款车与百度有关。
“车是好车,汽车爱好者群里骂声一片,但没有人骂车。”上述供应商表示。
品牌价值的积累需要时间。而且,作为后来者,吉悦01刚进入市场就赶上了价格战。上市时,极悦01的指导价为24.99万元至33.99万元。官方宣布同时打造、几乎同时发布的小米SU7售价将为21.59万-29.99万元。 2024年1月和2月,极悦01分别仅售出200多辆和100多辆。直到11月,其出货量仅攀升至2485台,而小米同期销量是其10倍。小米SU7一炮而红,很多人甚至直到极阅倒闭才知道这个品牌,也不太清楚它与百度的关系。
都在L4吗?
关于百度自动驾驶的下一步,有消息称,百度可能会进一步整合其L2+和L4业务团队。目前,百度L2+业务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地图三大板块,其中包括服务极岳的技术团队。 L4的主要降落方式是Robotaxi胡萝卜跑。
2023年下半年以来,L2+业务核心人员褚瑞松、苏坦、郭阳相继离开百度。褚瑞松加入亚马逊云技术(AWS)后,多位前百度IDG高管加入褚瑞松的新团队,其中包括原IDG智能舱业务部及配送中心总经理王波、原下属赵瑞松等。伊。在亚马逊云技术,赵毅的职位是AWS汽车行业线负责人。
事实上,百度目前的L4团队是L3和L4的合并。 2019年,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L3)的技术和业务剥离,技术并入自动驾驶事业部(L4),业务团队保留。合并后的自动驾驶事业部(ADT)由自动驾驶技术部(L4)、智能汽车事业部(L2+)、智能驾驶地图事业部三部分组成。
更激进的消息称,百度可能会完全放弃L2+,只保留L4。因为在L2+对应的“百度内部”模式下,目前几乎没有公开的客户。 2022年,百度正式宣布与比亚迪合作,将采用百度Apollo智能驾驶系统和驾驶停车一体化解决方案。但仅仅一年后,比亚迪就退出了与百度的合作,开始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今年8月,比亚迪与华为接洽智能驾驶合作,从“百度inside”转向“华为inside”。
骆博快跑的Robotaxi模式现在是百度自动驾驶最后的希望。现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负责人王云鹏是萝卜快跑的发起人。他在今年4月的一封公司内部信中表示,“经过1亿公里的测试和运营,(萝卜快跑)的下一个目标是收入1亿、利润1亿。”
百度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10月28日,络博快跑向大众提供的自驾出行服务订单总数已超过800万。 10月份,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比例升至80%。第三季度,全自动驾驶订单占全国订单总量的70%以上。近日,络博快跑还获得了香港首张自动驾驶汽车驾驶执照,这意味着络博快跑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香港特定区域进行测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