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上汽集团组织架构大调整:成立大乘用车板块,俞经民等高层任命完成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01-17 17:10:23  

K图 600104_0

面临销量和利润双重压力的国有汽车企业,为了在汽车行业洗牌中抢占最后的发展窗口,保持市场份额和历史地位,内部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组织架构改革。

界面新闻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新年伊始,上汽集团提出成立“大客车”板块,整合荣威、名爵、飞帆、上汽国际、研究院、零数科技与境外旅游部门合并,独立部门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

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大型客车板块高管人事任命已完成。余敬民兼任CPV国内营销部执行总监;崔卫国兼任CPV海外营销部执行董事;陆勇兼任CPV研发部执行董事。剩余中层员工的招聘竞争仍在继续。

去年年底从上汽通用五菱调任名爵负责品牌营销业务的周岭在社交平台上确认,大型客车板块全体员工将竞聘该职位,并透露自己已经提交了参赛材料。

广汽集团去年10月发布公告称,自主品牌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转向运营管控,并将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改革,实现自主品牌研发、生产统一调度。供销,促进资源向一线集中,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

广汽集团近日公布的《组织调整方案》显示,广汽集团将设立独立的品牌营销总部。新部门将负责广汽集团自主品牌传祺、艾安、豪普的大客户业务,协调三大自主品牌。品牌营销、整车销售、渠道建设及售后服务、新媒体营销等。

华为企业机构设置_华为机构改革_

据界面新闻报道,广汽集团已将产品、采购、财务、营销运营一体化,计划通过三年“番禺运营”,实现2027年自主品牌年销量200万辆,占比60%。集团的总销售额。多于。

上汽、广汽两大地方国有汽车集团的紧急行动,折射出其面临的经营压力。上汽集团连续18年稳居国内销量冠军,但2024年被比亚迪超越;去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非净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180.2亿元大幅下降至10.5亿元。广汽集团预计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下降至800-12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80%以上。

惠誉亚太区企业评级总监杨晶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对爱安、名爵、智机等自主品牌进行了大量投资,但这两家公司的长期利润来源包括其合资品牌和上汽海外业务,同期均受到市场结构性变化的挑战,转型迫在眉睫。

考虑到合资品牌改革需要国外合作伙伴的高度配合,支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销量和利润增长点,成为这两家本土国有车企保持市场地位的关键。下一阶段的市场竞争。

去年8月的年中干部会上,新任上汽总裁贾建旭提出,上汽改革首先要调整主向、侧向、合力,即以自主业务为主。出击方向“捏拳头”,冲击市场。

罗兰贝格分析指出,2025年,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改革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转变,由过去的战略管控转向运营管控,推动各要素向一线实践集中,升级自主品牌管理,提升组织效率。二是深化战略整合,明确各品牌定位,减少利益冲突,提高资源利用率。

艾瑞博大中华区汽车咨询业务合伙人张一超告诉界面新闻,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已逐渐进入缓慢发展的成熟阶段,这不再利于车企分散精力和资源抢占不同市场的先机。细分市场。形成合力,巩固现有优势,提高运行效率。

上汽、广汽与华为开始合作也被视为推进内部改革的契机。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汽正在与华为接触,飞帆汽车的纯电动SUV内部代号ES37将采用华为的解决方案重启。非凡汽车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

广汽集团投资GH项目,以此为载体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打造新品牌。为了配合产品开发,广汽集团启动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和数字化转型项目。这是华为从IBM引进的国内第一个产品开发流程,旨在通过多部门协作实现快速、低成本的产品开发。

张益超认为,国有车企与华为的合作不仅仅停留在零部件和智能技术的运用上,还深入到产品定义的早期阶段。为了让双方的合作取得最好的效果,国有汽车企业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系统性的调整,以适应华为的产品开发节奏。

“过去,产业链的‘链主’是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围绕汽车企业的需求适配和发展。但现在,决定产品核心差异化的华为,与汽车平起平坐。”厂家。”张义超说。华为的IPD系统是行业标杆,车企顺应华为的发展进程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组织架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杨晶指出,调整组织架构只是第一步。国有汽车企业在厘清内部利益关系、提高经营效率、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是借力外部力量推动内部变革的机会,但改革能否成功可能还需要努力消除内部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两年来广汽和上汽对华为的合作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2023年,广汽艾安与华为联合开发新车型将降级为自主开发;上汽曾有一个著名的“灵魂论”,认为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的。

传统汽车企业早期拒绝与华为合作,是因为在智能技术颠覆汽车行业的时候,他们试图通过自研抢占产业链的话语权。然而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国有车企在汽车制造领域积累的优势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不足以俘获消费者的心,更有力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手段正在被人们所关注。需要增加销量。

另一方面,拥有高端智能驾驶的国有车企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不足以支撑智能驾驶系统的数据训练完成快速迭代。拒绝引入优秀的第三方供应商可能会导致闭门造车的局面。

杨静告诉界面新闻,一些传统汽车厂商加入华为“鸿蒙智能”或与华为达成HI合作后,销量出现明显提升,说明与华为合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路径。与此同时,其他国有车企与华为的合作也给广汽、上汽造成了同行压力,促使其尝试与华为接触合作。

接受华为的技术方案已经成为解决销售问题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但也有观点指出,当汽车企业与华为广泛合作时,其附加影响力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张益超认为,国有车企采用华为技术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快速填补产品的短板,而不是依靠华为的品牌影响力来卖车。品牌自身的产品定义能力最终将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核心因素。

杨晶还表示,鉴于华为目前广撒网的合作策略,当鸿蒙成为国有车企自主品牌的标配时,车企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自身的产品定义能力和营销服务具备在鸿蒙体系下形成品牌的能力。差异化竞争。各个企业与华为团队的适配度差异,也会导致各个合作品牌最终市场表现的差异。

与新势力相比,国有车企在企业声誉和融资能力方面仍具有较强优势,这有助于消费者选择国有车企旗下品牌。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昔日的龙头车企仍需走出舒适区,面对市场竞争,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提供优质服务。

正在发生的一个事实是,原本作为中国汽车行业龙头的国有汽车集团不得不逐渐接受市场份额被挤压、地位不断下降的事实。尽快改变和适应这种心态,或许能更好地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