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发布,CT、磁共振、X光 收费将执行新规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4-11-20 16:46:26  

《指南》将统一、整合和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使放射检查项目的设置和收费更加明确,也将促进放射检查价格的合理化。

北京三医智库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魏子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放射检查的收费价格比较粗,定价不科学,不严谨,甚至不准确,因为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指南》的发布是多年来放射检查工作的重要进展,促进了放射检查价格集约化、合理化管理。许多检查项目可能会开始降价。

更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收费新规的实施或预示着医疗设备大规模集中采购的到来。

业内分析认为,降低相应设备的收费标准是医疗设备集中采购的一部分。

以检查结果为导向,多数项目或将降价

CT、磁共振、X线检查是患者看病、住院最熟悉的检查项目。 “考试多、考试贵、重复考试”也是公众关注的问题。

据国家医保局官网信息显示,本次收费项目以检查结果为指导。

例如,CT设备的排数从16排、64排逐渐增加到128排、256排。一般来说,检查设备的排数越多,成像效果越清晰。

但这也带来了设备价格的上涨以及医疗机构对收费项目的更多需求。部分地区根据行数增加叠加收费。从而导致新一代设备的检验价格降不下来,而老一代设备的检验价格“降了白付”的问题。

为减少价格项目和检验设备的束缚,《指南》坚持服务输出导向的基本原则。立项不再严格遵循设备参数,而是遵循检验结果,注重检验精度。

普通CT检查不再根据排数确定收费标准。相反,针对扫描层厚度小于 2 毫米的“薄层扫描”设置额外费用。在满足临床检查收费需求的同时,服务产出体现检查后的设备迭代。准确性的差异。

“我们强烈支持检查价格应基于有效性,而不是设备的大小或价格,”魏子宁说。

据了解,《指南》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放射检查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26个项目,供各地参考。最终,要通过比较各省的价格基准和上下波动来确定实际价格水平。

对于影响价格的因素,从CT角度来看,《指南》显示,其价格结构涵盖了定位、扫描成像、分析、报告出具、数字图像处理上传等步骤所需的人力资源设备操作和存储(包括数字方式)成本消耗和基础物质资源消耗。

附加项目包括能量成像、薄片扫描和冠状动脉钙评分,扩展项目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

此次收费新规实施后,不少放射检查项目的价格可能会下降。

一位医疗器械行业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检验费用下降是一种趋势。与传统的按设备计费相比,按目的计费是合理的。

魏子宁进一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检查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大部分可能会有下降的趋势和空间,因为过去的管理比较粗放、不合理。基准价选定后,部分项目可能要在“以效益为先”的基础上降低价格。

不过,降价时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检查费用下降可能会导致检查滥用,导致整体医疗费用大幅下降。因此,考试费用需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对于高端设备,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信息,则应制定更高的收费。

对于检验效果较好的大型设备,魏子宁也认为应该提高这些检验项目的价格。其实增减都是正常调整,不能盲目减减。

“同时,在诊疗活动中,检查是辅助工具,主要发挥医生的智慧、经验和技术的作用。检查成本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医生加强学习、提高技能。” ”。

“所以在降低检查、检查价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合理提高诊疗服务价格。”魏子宁说。

大规模设备采购即将来临?

市场的公平竞争也为放射检查带来了降价空间。

国家医保局表示,过去,我国大型设备检验市场大多被少数厂家占据,定价权被少数厂家牢牢掌控。设备折旧费用占工程造价的30%至50%,这也成为医疗机构的高定价问题。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检测设备整体研发水平提高,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采购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从几千万元下降到上百万元。万元,不仅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多质优价廉的选择,也为检查价格回归合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叠加检验费的下降似乎预示着集中采购可能会到一定程度。

上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规实施后,检查成本将会下降,这将导致医院对低端设备的需求增加,因为如果需求能够满足的话,那么低端设备就会有更好的性价比,采购成本也更低。

但公立医院参与集中采购就不会有这样的影响,因为集中采购通常是政府采购,医院不用承担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肯定愿意购买更好的设备。

这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为了避免这些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大范围的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另一位医疗器械领域资深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文件的发布可能是大规模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的前兆。

药品、耗材零加价后,医院现在主要靠检查来维持收入。如果检查项目价格降低,但医疗设备价格不降,那么医院可能会“加强”检查,以收回购买医疗设备的成本。因此,需要集中采购来降低医院采购成本。

另外,据医学工程研究会分析,在医院自负盈亏的背景下,目前的矛盾是医院需要影像检查来维持盈利,医保需要减少影像检查支出。一旦这个矛盾得到解决,医疗设备的大规模集中采购就会到来。

当检查收入不影响医生收入和医院效率时,设备开始回归本质,成为医生诊疗的工具,大规模的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可能即将到来。医疗设备集中采购的下一步是降低相应集中采购设备的收费标准,否则集中采购就失去了意义。

魏子宁也认为,当大型医疗设备回归医疗本质时,大规模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将迫在眉睫。

“未来医疗设备的采购确实需要纳入集中采购,现在国内的大型医疗设备往往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我们要把价格带上去。”向下。”

“超过50%的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可能价格过高,甚至高达2/3。”卫子宁说道。

审查显示,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已在全国范围内“点”开展。 2024年以来,安徽、河南安阳、海南三亚、四川宜宾、江苏苏州等地逐步推进。

例如,2024年7月,安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信息,市县乡32家地方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合体,采购CT、MRI、数字化X光等全部六类医疗设备。射线摄影系统,进入集中采购,最终放射科的价格下降了52%,彩超和生命支持的价格下降了58%。

从具体产品来看,超高端256排CT中标价从2469万元下降至1450万元;高端1.5T磁共振中标价由1237万元下降至631万元; DSA(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中标单价从687万元下降至345万元; 64排CT中标单价从744万元降至395万元;超高端彩超中标单价从217万元下降至120万元。

除安阳外,据四川省卫健委信息显示,宜宾市已将DR、CT等8类医疗设备全部纳入批量采购。目前集中谈判已全面完成,平均降价42%。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