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政策密集出台,股市中级行情在路上,荀玉根解读 A 股后续风格演变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4-09-29 06:06:59  

荀玉根认为,近期一揽子政策有利于实体经济需求恢复,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层市场已经在路上,节奏和空间需要跟踪财政政策的实施。

对于A股未来风格分析,荀玉根表示,考虑到高分红取得了高额超额收益,且估值处于历史水平,其吸引力将会下降。现阶段重点关注受益于最新政策的房地产和消费医药。

政策密集出台,股市中层行情蓄势待发。

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重要会议召开,多项重大政策出台。您如何评价这些政策的力度?您认为这些政策对A股市场中短期表现有何影响?

荀玉根: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9月24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以及近期一些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立足于实体经济,兼顾资本市场。它们对股市有利。明显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现有房贷利率和第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限购政策,有助于释放购房需求。这些政策有利于改善实体经济需求。与股市直接相关的政策包括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壁垒,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这些政策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改善股市资金供求关系。 。

综合来看,近期一系列政策的最大亮点是,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经济工作。这说明未来政策仍可期待。 。最近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这似乎是对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回应。最终目标应该是恢复内需。股市长期下跌,前期空间较大。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已经明显转变,中端市场已经在路上。市场的节奏和空间需要跟踪后续扩大内需相关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要彻底扭转当前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中央财政的努力。至少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要提高到疫情前的水平。扩大内需需要5万亿以上,比如支持房地产收储、“两新”工程、补贴消费等。

券商中国记者:关于你提到的与股市直接相关的政策,比如设立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支持上市公司和股东回购增持股票等……具体会对A股带来什么影响? ?

荀玉根: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振短期市场情绪,特别是在当前股市估值较低的背景下。回购、持有的现象逐渐增多。新政出台后,回购、增持将对股市产生影响。积极的力量就会更大。上市公司的股价随着市场多种力量的竞争而动态变化。中长期取决于公司基本面,但短期股价可能会偏离基本面,甚至偏离程度较大。

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上市公司大股东等。不同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融资期限不同,因此投资决策差异很大。如果回购、增持的力量增强,将有助于公司股价更加理性,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减少股价波动。

借鉴海外经验,平准基金可有效帮助市场走出低谷

券商中国记者:近日,央行透露正在研究设立平准基金,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您对设立平准基金有何政策建议?

荀玉根:平准基金可以在股市超跌时引导市值回归,在股市过度上涨时平抑波动。借鉴海外经验,设立平准基金确实可以有效帮助市场走出低谷。典型的成功案例包括香港、中国和日本,分别在1998年和2008年后通过平准基金有效提振了股市。目前,A股信心依然低迷。可以考虑设立稳定基金。先设定一个初始规模,以后每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可以补充到平准基金中。

近期政策密集出台,看好房地产、消费医药。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分析A股市场历史上的格局演变?您预计未来几年市场结构将如何演变?

荀玉根:近三年来,高分红风格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自2021年2月以来,高股息板块已占据主导地位超过三年。当利率下降、经济增长乏力时,高股息往往更有吸引力。这就是过去高股息带来的超额收益的根源。考虑到较高的超额收益和历史估值水平,一旦未来经济增长恢复,高股息的吸引力将会下降。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每一轮中间市场都会有一条主线,比如2月初到2024年5月的高股息和出口链,2022年底的AI(人工智能)和中期估值2023年5月至2023年5月,2022年4月底为中线估值。2019年7月至7月新能源,2019年1月至4月创业板和科技,每次主线都不一样,这次重点关注房地产和消费医药。

最新的政策更多地关注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似乎是基于修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 2021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从损益表恶化到资产负债表恶化,就是企业营收、利润增速为负,居民资产价格下跌,也就是房市、股市下跌,消费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低迷。稳定内需首先要稳定资产价格。资产负债表修复后,企业家和消费者的信心会恢复,需求会逐渐恢复,利润自然会提高。由此可以推断,未来的政策重点可能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将促进消费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房地产和消费医药行业估值较低,股价近几年处于低位,公募基金持股也较低,值得关注。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货币、财政政策对股市的潜在影响,如何看待下半年经济增长动力——出口、消费、投资的表现?

荀玉根:今年以来,消费和投资总体偏弱。其中,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3.4%,自2023年5月9.3%高位以来持续回落。1-8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3.4%,处于历史低位。随着最新政策的持续落实,内需相关数据有望改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数据和房地产销售数据,以跟踪后续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

相对疲软的内需,今年的出口数据却令人印象深刻。 2024年1月至8月,我国出口以人民币计算累计同比增速达到6.9%,明显高于2023年全年的0.6%。强劲的外需成为当前经济的主要支撑。从结构看,从产品来看,以船舶、汽车、家电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出口表现良好。 2024年1月至8月,我国船舶累计出口额增长77%、集成电路增长22%、汽车增长20%、家电增长15%;在出口地区方面,我国的贸易伙伴已逐渐从美国、欧洲转向东盟、中东等地区。我国对东盟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23年的15.5%上升到2024年7月的16.5%。同期,我国对中东出口比重从6.0%提高到6.2%。

未来中国外需增长仍可能保持韧性。从需求端看,目前东盟、中东等新兴经济体市场规模较大,具有增长潜力。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业进口额占新兴国家进口额的30%左右。从供给端看,我国制造业面临全球竞争。其竞争地位不断提升,工程师红利不断强化,高端制造拥有深厚的“护城河”。

券商中国记者:就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尤其是美联储下半年降息概率等外部因素的增加,是否会对A股风格的转变产生影响? -股票?

荀玉根:美联储在9月FOMC会议上宣布降息50BP(基点),正式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按照降息目的,美联储历次降息可分为救援性降息和预防性降息两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降息时美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衰退。

与以往相比,本次降息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包括美国经济与1995年相似、美国大选临近、海外货币政策协调性下降等。在这种环境下,美联储可能会降息或者更加谨慎,降息的步伐会相对缓慢。

根据历史经验,美联储降息对A股市场风格的影响有一定规律:在预防性降息期间,A股成长风格胜率较高,且涨幅较大。而小盘风格不明显。救市式降息期间,A股市值和小盘风格占据主导。美联储此次降息后,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 A股的风格主要是由内部因素决定的,即国内政策。

需要提振实体经济需求、民间经济信心和投资信心

券商中国记者:9月24日一揽子政策推出前,A股市场处于低位,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您认为影响A股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荀玉根:首先有基本面因素。当前,我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从经济增长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而名义GDP同比增速仅为4%。两者倒挂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和价格下跌。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徘徊在低位,2024年8月为0.6%,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仍为负值,2024年8月为-1.8%。参考中国1998年至2000年以及美国、日本的经验,经济需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摆脱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困境。如果以两个账户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强度,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29.8%和28.9%,低于疫情前约32%的水平。我国财政支出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二是情感因素。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信心明显不足。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今年1-8月,民间投资完成总额同比仅为-0.2%,低于固定投资总额的3.4%。中小企业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资产价格表现也反映出投资者的低预期。今年A股的共识盈利预测已大幅高于历史同期。今年一、二季度,市场对全年净利润增速的同比预期分别下调8.8pct(百分比)、7.2pct,为2010年以来盈利预期最大下调幅度迫切需要深化改革扭转预期、提振信心。

事实上,从绝对估值来看,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以9月20日为例,A股破净率为15.9%,已高于历次市场探底的平均水平。 。从相对估值来看,当时A股的风险溢价率和A股与债券的收益率处于2005年以来的最极端位置。股市处于历史最低点。

券商中国记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荀玉根:一方面,拉动实体经济需求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提振信心,包括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提振民间经济信心,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提振投资信心。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九条”为资本市场中长期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比历史上三个“国九条”的内容,这次紧紧围绕“加强监管、防范风险、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更多立足于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质量。上市公司。展望未来,资本市场改革若持续推进,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而促进市场长期投资理念的培育,增强A股市场的吸引力。

自2004年以来,近20年来,Wind全A指数年化回报率为7%,普通股指数为12%,而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总回报率为9%,标准普尔 500 总回报指数为 10%。可见,与美股相比,A股的长期回报率并不低。未来,随着政策不断加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建设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市场波动性有望进一步减少,A股配置成本效益将由长线提升着眼长远,吸引更多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