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增量金融政策快速落地,力度近年最大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4-11-08 21:25:46  

业内专家指出,第三季度增量金融政策的快速实施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揽子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市场普遍认为,发展直接融资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货币政策框架也将随之调整和优化。一方面,随着结构性转型的加速,直接融资与新动能更加兼容,发展总体上正在加速。但由于金融市场产品和传输链条更加复杂,央行对金融总量的调控难度将越来越大,稀释量化目标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未来将更加关注利率调节的作用。

央行货币政策季报__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增量财政政策陆续出台,近年来力度最大

从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出台的速度和力度来看,增量式金融政策实施迅速,力度为近年来最大。

为提振市场信心,努力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可以看出,该政策一轮又一轮地继续发挥效力。中共三中全会后,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响应改革部署,7月下旬宣布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将采取定息、数量竞价,进一步明确政策利率,同步下调利率0.1个百分点, 这既是短期的宏观调控,也是中长期金融改革思路的体现。行业专家表示。

降准 0.5 个百分点为市场提供了 1 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 0.2 个百分点,带动 10 月发放的 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最优惠利率 (LPR) 高于预期 0.25 个百分点, 这是自 2019 年改革以来的最大降幅。房地产

市场方面,四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全部出台,10月25日分批调整存量住房贷款利率,惠及5000万户家庭,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此外,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已正式上线,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互换设施已开始接受金融机构的申请,关于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文件也已出台实施。

“自一揽子政策发布实施以来,社会各界都给予了积极评价,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业内人士指出。

从金融市场的反应来看,截至 10 月 31 日,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 2.15%,较 6 月以来的低点上涨 10 个基点;上证综指收于 3,280 点,较 6 月以来的低点上涨 21%;人民币收于 7.1160,较 6 月以来的低点上涨 2.2%。

从实体经济来看,中国制造业景气度回升,10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国庆期间房地产市场成交趋于活跃,累计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跌幅收窄,居民看房数量和成交量明显反弹。

自今年年初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谨慎的,但实际上却是适度宽松的。市场普遍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未来货币政策将维持对实体经济的充足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生也多次表示,他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支持

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金融板块持续发力支持重点领域,包括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打造支持股市稳定发展的两大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信贷结构方面,数据显示,9月底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4.8%,均超过全部贷款增速。截至9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均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三季度报告专门设立专栏介绍对科技企业的贷款继续逐步扩大。近五年来,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从 14% 上升到 47%。建立了科技创新债券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发行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1万亿元。服务科技创新的股权融资市场发展迅速,A股市场有1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达到3.3万亿元。

同时,科技金融的配套政策也在逐步完善,科技企业跨境融资更加便捷,银企对接更加精准。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可以看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非万能,而且面面俱到,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关键结构的支持。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发挥适宜的激励作用,并从根本上激发市场活力,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提升支撑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财经良性循环。”业内人士指出。

货物管理的政策更注重数量和价格的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加速发展,融资结构的变化对金融宏观调控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融资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货运政策更加注重数量和价格的结合。

第三季度报告设置了两个栏目,一个介绍了直接融资发展和量化目标稀释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另一个介绍了央行近期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的措施和下一阶段的政策方向。

由于存款的转移和汇回影响了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M2 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今年以来,由于存款利率下调、人工补息规范化、债券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存款加速了存款向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的转移,导致M2加速下跌。8月底,理财等资管产品余额增速由去年年底的3.7%升至8.8%,而同期M2增速由29.7%回落至6.3%。

不过,专家表示,9 月,在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发布后,市场预期有所改善,尤其是股市大幅反弹,财富管理回归证券公司客户的保证金存款,M2 的增长率也在 9 月底反弹至 6.8%。

“目前,社会供资覆盖直接融资的规模受到更多关注,更能体现金融支持的整体实力。”专栏指出,目前,包括债券融资在内的我国社会供资规模增速仍维持在8%,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信贷等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货币供应量的可计量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降低,这是直接融资发展的必然结果。

未来,发展直接融资将是一大趋势,货币政策框架也将随之调整和优化。专家表示,一方面,随着结构性转型的加快,直接融资与新动能更加契合,整体发展正在加速。但由于金融市场产品和传输链条更加复杂,央行对金融总量的调控难度将越来越大,稀释量化目标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未来将更加关注利率调节的作用。市场人士指出,央行一直按照“放开、形成、调整”的思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今后将在“形成”和“调整”方面下功夫。“做对”要求金融机构提高独立理性定价的能力,“调整”侧重于利率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功能,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制约因素。

改善政策利率传导 加强竞争秩序维护

“利率影响消费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是货币政策的核心。”行业专家表示。

今年以来,央行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明确公开市场7天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规范人工补息等,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 调节和传输机制。

市场认为,整体上我国政策性利率能够有效传导,贷款利率一直稳中有降,维持在历史低位。但在维护竞争秩序和实施利率政策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央行专栏指出,一方面,银行过度争夺贷款,导致贷款利率“快速下降”,一些大客户的贷款利率甚至低于同期限国债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银行存在规模复杂,对存款的过度竞争使得存款利率“无法下降”,创造了各种非法的“创新产品”,甚至率先拉低存款利率,并通过人工补息等方式弥补,存款利率“明显下降,居然上升”, 削弱存款利率下降的影响。

“多年来,政策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一直是中性的,过度竞争是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的重要驱动因素。”专家指出,这是影响银行当前净息差的关键因素,银行需要做出合理的调整来应对。

央行专栏还指出,前期,部分地方存在银行对住房贷款和低于运营成本发放的贷款的恶性竞争现象。期限超过 5 年的新抵押贷款的打和点基本在 3.2% 左右,而抵押贷款利率明显低于 3%,这对银行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目前,部分地区按揭利率已回升至合理水平,恶性竞争已得到缓解。最新一轮的按揭利率调整,加上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下调,以及存款利率的下降,对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的影响总体上是中性的。根据上述专家的说法。

业内人士也表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际金融体系,如日本、德国等,银行的净息差会比较低,经济下行的幅度会比较窄,但实体经济复苏后,也会反哺银行,净息差会反弹, 形成良互和循环。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