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报: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场景多,这些企业值得关注
Citic Securities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外骨骼机器人可以为工业,物流,户外运动等各种情况提供帮助,并满足医疗情况的医疗保健需求。作为人机紧密耦合系统,它受益于AI和工业控制技术的迭代发展。在人口衰老的背景下,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和劳动力下降为外观机器人的应用开辟了广泛的市场空间。
建议注意某些核心组件和一些相关的设备公司。建议投资于企业家团队部署外骨骼机器人并使用自己的工厂作为应用程序方案的企业。建议您注意具有潜在布局的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公司,以及一些具有外骨骼作为其主要业务的初创公司。
研究报告的原始文本如下:
外骨骼机器人主要提供帮助,在各种情况下更可行。
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分为上肢,下肢和全身外骨骼,可以增强肢体强度或为残疾患者提供康复和援助。外骨骼机器人由控制,感知和机械驱动系统组成,主要感知人类运动和电动驱动器提供帮助。与人形机器人相比,其控制结构很简单,它强调了更多的人力计算机协作,对先进人工智能的发展的依赖程度很低,并且在实施实际情况方面具有更强的可行性。
应用方案包括医疗,工业,军事,体育等。
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方案可以分为医学和非医学场景,其中可以将非医学场景进一步分为工业,军事行业,物流,户外运动等。医疗方案需要考虑诸如残疾患者等方案,并且对控制和严格的控制和严格的资格认证需要很高的要求。非医学场景基本相似,其主要功能是为各种行动提供支持,重点是负载能力和人机协作。
衰老驱动医疗保健需求和减少劳动力,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很广泛
随着AI和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作为典型的人机紧密耦合系统,外骨骼机器人将受益于技术创新,例如人工智能和连续的技术升级以及工业控制的成本降低。应用方案逐渐推出,到2028年,预计将达到超过24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而2023年至2025年的CAGR将达到50%以上。随着人口衰老的加剧,到2030年的65岁以上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Zhuoding Consulting预测),并且预计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医疗保健需求和工业场景预计将进一步开放广泛的市场空间。
风险因素:
技术迭代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组件价格波动;其他技术路线代替外骨骼的风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