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MLF缩量2000亿,央行续作3000亿MLF并开展3185亿逆回购操作,应对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MLF 2 月到期 5000 亿,央行今天续期 3000 亿,相当于 2 月份收缩 2000 亿 MLF。与此同时,4892 亿元逆回购今日到期,央行还进行了 3185 亿元的 7 天逆回购作。近期,各主要市场利率普遍上升,一年期商业银行(AAA级)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向MLF开工率靠拢,长短期倒挂现象加深。
市场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央行今天进行了大规模逆回购,同时继续做3000亿MLF,总量高于到期金额。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目前正处于政府债券发行的高峰期,央行实施了“补水”,以帮助避免资金利率进一步上涨。“考虑到目前的DR007已明显高于央行的7天逆回购利率,不排除央行在政府债券发行步伐大幅加快的影响下,继续实施公开市场净投资的可能性。”
2 月,MLF 缩水 2000 亿央行继续以直接逆回购取代 MLF
为维持银行体系充足的流动性,2025 年 2 月 25 日,中国人民银行 (PBoC) 启动了 3000 亿元的中期借款便利 (MLF)作,期限为 1 年,最高投标利率为 2.20%,最低投标利率为 1.80%,中标利率为 2.00%。作后,中期借款便利余额为 40,940 亿元。
由于 2 月份的 MLF 到期日为 5000 亿,今天将续期 3000 亿,相当于 2 月份的 MLF 缩水 2000 亿。不过,东方金城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经联合社记者表示,考虑到央行在2025年1月进行了1.7万亿的直接逆回购作,相当于提前释放大规模中期流动性,以应对2025年2月MLF的大额到期。
“其实这是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的基本作模式,即通过进行大规模买断逆回购,继续替代 MLF,并稀释 MLF 开工率的政策利率颜色。”这也意味着,尽管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 MLF 持续减少,但央行并未缩减中期流动性注入。“王青补充道。
至于缩水平价后遗的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喜淼告诉财联记者,主要原因是MLF的中奖利率为2.00%,在当前环境下属于较高水平,金融机构对MLF的需求正在逐渐下降。
当天,为维持银行系统充足的流动性,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竞价的形式,启动了为期 7 天的 3185 亿元逆回购作。获胜利率为 1.50%,与前一个持平。
王青指出,今天央行进行了大规模逆回购,同时继续生产3000亿MLF,总量高于到期量。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目前正处于国债发行的高峰期,央行实施了“补货”,以帮助避免资金利率进一步上调,保持充足的市场流动性。这也有助于控制政府债券的融资成本。
上周,资本方面面临纳税期、政府债券发行和 MLF 到期的三重压力,但央行仍提取少量流动性,银行继续无债。华孚固定收益分析师徐亮认为,一方面,近期汇率压力虽然有所下降,但并未完全消退,央行稳定汇率的要求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在前期定价了太多宽松预期,央行多次对 2024 年长期债券利率风险进行预期管理,但效果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侧偏紧也导致银行负债端持续承压,一年期商业银行(AAA 级)银行间存单的到期收益率向 MLF 开工率靠拢,曲线倒挂现象加深,这也意味着银行的资本侧偏紧, 而存单涨价的压力也加大了。与此同时,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大幅上升,DR007 延续了 1 月以来的高位,截至发稿时,DR001 为 1.8194%,DR007 为 2.0915%。
本周影响资金端的因素仍较多,本周到期反向回购15,261亿元,银行同业存单到期11,470.1亿元,为2020年以来单周到期金额最高,期限续期压力明显加大。此外,地方债券发行量持续增加,预计截至 2 月 28 日,将发行新地方债券总额为 7712 亿元。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下,预期后续基金价格不会继续保持在 2% 以上的水平,但从预期管理的角度来看,预计在两个交易日之前很难大幅放松资本。”徐良想。
在第一季度末,可能会迎来降准和降息的窗口
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目前的DR007已明显高于央行的7天逆回购利率,不排除央行在政府债券发行步伐明显加快的影响下,继续实施公开市场净投资的可能性。未来,主要市场利率的上行空间也相对有限。
此外,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市场对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的预期继续令人失望。从历史上看,除 2020 年外,春节、“两会”期间出现降息等重大政策调整措施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业内预期,考虑到近期稳定汇率需求和风险防范下资金紧张的情况,降准和降息窗口或将推至第一季度末至第二季度。
“展望未来,目前的 MLF 余额仍然很高,未来将继续以直接逆回购取代 MLF 的过程;根据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外部经贸环境以及整体价格走势,我们判断降息窗口可能在第一季度末左右打开,届时 MLF 营业利率也将下调。王青想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师明明表示,两会货币政策和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但考虑到近期在稳定汇率和风险防范需求下资本紧张,以及在CPI、信贷等数据超出预期呈现基本面修复的背景下, 短期内可能难以迎来存款准备金率、降息等全数货币宽松作,其着陆点可能在两个交易日到第二季度。
董喜苗认为,人民币汇率企稳后,下一阶段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仍然存在。降准除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外,还将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促进金融机构维持利差基本稳定,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
我国金融机构的加权平均准备金率为 6.6%,但农村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存在 5% 的“隐性下限”。预计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5%的“隐性下限”可能被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节功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董希淼指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