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股爆发:杭齿前进、新时达、中大力德等公司股票连续涨停
截至周五收盘,承担浙江省科技厅“高集成高功率密度联合元器件技术”项目的杭齿前进拿下8板,主营机器人业务的新时达录得5块板,应用于机器人的减速器产品在中大封闭5天4板,子公司建立了卓翼科技完整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封闭3板。
国海证券李永雷等人在 2 月 15 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在特斯拉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推动下,类人机器人有望进入量产元年。电子皮肤(柔性触觉传感器)是实现仿生机器人感知和交互的关键,预计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广发证券戴川等在 2024 年 3 月 18 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短期内,类人机器人仍将以提高作复杂物体的能力为导向,电子皮肤将按照灵巧的手的顺序逐渐渗透到指尖、指关节和手掌;如果要在 2C 场景推出长效类人机器人或实现进一步的多功能性,类似于人体的触觉需求,电子皮肤将沿着手腕、肩膀、膝盖和大腿的顺序逐渐渗透并覆盖全身。
根据GGII的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对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的需求将达到152.5万平方米,市场规模将达到274亿元。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2 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空间将超过 2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空间将达到 4.3 亿美元,2022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0.2%。
Dai Chuan 等人表示,大多数柔性触觉传感器都会采用阵列集成的制造工艺,即将小器件集成到更大的阵列中,不仅可以实现测量参数的更高维度拟合,还可以将各种器件集成到柔性基板中,这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类似于具有柔韧性的人体皮肤;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可实现任意弯曲和弹性;它可以覆盖在不规则和不平坦表面的机器人表面,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柔性传感器分为压阻式(resistive)、压电式、电容式、光电式、磁性式、光纤式和超声波式。其中,电阻式、电容式和压电式是使用最广泛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类型。
这
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的技术壁垒比较高,研发周期长,市场格局相对集中,高端产能被国外占据。根据 QYReaearch 数据,2022 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排名前 5 的制造商主要包括 Novasentis、Tekscan、Japan Display Inc. (JDI)、Baumer 和 Fraba,总市场份额约为 57.1%。国内企业主要包括钛深科技、青岛尼邦达碳传感、广州普惠、佳隆集团、汉威科技、汇文科技等。国内厂商和国外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性能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在互动平台回复电子皮肤相关业务情况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祥源新材料、深豪科技、汉威科技和瑞华泰,如下图所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