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发布,推动脑机接口技术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1月10日,上海市科委发布通知,正式公布《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出台有其背景。这既是对2024年国内外脑机接口产业重大发展的政策回应,也是推动2025年脑机接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布局。
2024年不仅是人工智能年,也是人工智能下的重要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年。
国内方面,2024年11月6日,布莱顿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顺利完成国内第三次临床试验,首个临床试验在上海华山医院进行。实验性种植手术。该产品在上海完成研发和型式检验,并于2024年8月成为我国首个进入创新医疗器械专项审查流程的脑机接口产品。
2025年,NEO脑机接口设备将在全国约10个中心的30-50个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植入手术中使用。
国际上,2024年1月30日,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其控制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成功进行了首例脑芯片移植手术,植入芯片的人恢复良好。 8月,Neuralink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脑芯片移植手术,效果也非常好。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逐渐成熟并迈出商业化的第一步,以脑机接口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也已经出现。该产业链规模巨大,前景广阔。
脑机接口产业链有多宽?
从产业链来看,“脑机接口”产品包括三个基本层面。
第一个层次是最终产品,即直接满足消费者的产品。例如运动控制、语音合成、神经疾病治疗、视觉重建等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
第二个层次是支持最终产品的软件算法和关键材料组件。软件算法是服务产品,是指挥和控制最终产品运行的“大脑”。关键材料成分是物理产品,是构成最终产品的砖块和砂浆。
其中,核心部件是芯片。命令和控制终端产品运行的软件算法需要在芯片上运行,才能完成控制脑机接口产品正确运行的任务。无论是运动控制、语音合成、神经疾病治疗还是视觉重建产品,都需要大量具有超强算力的芯片。
第三个层次是周边产品。即协调或促进最终产品操作的产品,例如人形机器人/外骨骼、机械臂、假肢等,用于加速脑控康复。
以Neuralink进行的脑芯片移植手术为例。机器人在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手术的全称是“精密机器人植入脑机接口(PRIME)”,意思是机器人将植入芯片下的显微镜级别的电线连接到接受手术的人的运动神经上。优越的。
培育脑机接口产业链需要哪些制度支撑?
以上基本产品层次展示了以脑机接口为终端产品的广阔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不仅有芯片等高端电子产品,还有硅胶、机械臂等高端制造产品。既需要高端的技术研发水平,又需要高端的制造水平。
创建这样的产业链,构建“脑机接口生态系统”,需要足够的制度支持。
一是投融资体系。脑机接口生态系统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何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配置到脑机接口产业链上,需要有效的融资体系。事实上,高科技产业有高效的融资体系支撑。在脑机接口产业链中,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一个产品从研发、生产到盈利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就需要金融市场提供灵活的投资工具,为不同类型的资本参与各类产品或服务的研发和生产提供适当的投资。脑机接口产业链。工具。
二是法律法规体系。脑机接口产业链中各种服务或实体产品的使用也可能带来法律和伦理风险,需要相应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来应对。
例如,接受脑机接口移植的人可能是有身体活动障碍(如瘫痪)、言语障碍和其他残疾的人。接受脑机接口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使用手机或其他设备与大脑神经进行通讯,以便用思想驱动身体动作或进行语言交流。
然而,如果一个人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执行某种行为时出现问题,造成伤害,就会出现法律问题。谁对错误和伤害负责?当事人能否主张产品责任或侵权责任?为谁辩护?是手机或其他设备的制造商,还是提供脑机接口技术的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或者提供手术服务的医疗机构?更何况,做手术的人是机器人?
又比如,人机界面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残疾人,还可以“升级”普通人的大脑。这就是马斯克的“神经花边”愿景。即在人脑中加入共生数字层,让人工智能与大脑共生共存。
共生数字层技术让人工智能和大脑共生存在。一个人工智能和大脑共存的人,在智力和活动能力上都会远远优于常人。这个主意太棒了。例如,在大脑中植入芯片后,可以依靠思维完成各种智力活动,而无需使用双手。然而,可能会出现各种道德问题。富人可以实现共生的数字层。对于没钱的人公平吗?今后各种竞技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未来人的定义是否遇到挑战?
上述法律和伦理问题看似遥远,但如果脑机接口行业前端没有建立适当的准入和监管体系,一旦技术发展起来,当问题出现时再监管可能就来不及了。
因此,要发展脑机接口产业,法律和准入监管必须跟上。如何在鼓励科技发展和监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考验着监管者的智慧。
《行动计划》为政府培育新生产力提供了观察样本。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如何有效发展脑机接口产业? 《行动计划》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规范样本。
首先,《行动计划》确定了发展脑机接口产业的主要目标。即“以医疗级场景为核心,以战略产品为引领,推动脑机接口、体身智能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加快侵入式、半侵入式脑科学应用” ——计算机接口技术和产品。鼓励非侵入性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训练、教育娱乐、智慧生活、生产制造等领域应用。 “从主要目标来看,《行动计划》为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设定了边界,可以避免一些方面的伦理困境。
其次,《行动计划》确定了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三个层次产品,并将不同层次的产品研发支持分配给相应的政府部门。由于脑机接口产品最终可能进入不同行业,如医疗行业、康复、教育、娱乐等行业,《行动方案》要求市科委、市经信委、市发展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改委 国家卫健委、市卫健委、市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参与重大脑机接口产品研发。
第三,这个产业链如何建设? 《行动计划》从四个方面推动并实现脑机接口商业化。 ① 搭建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② 推动临床试验和应用示范; ③完善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 ④培育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而且,《行动计划》明确规定了脑机接口产业链发展中的融资问题、法律问题、伦理问题的监管路径。基本思想是将不同的问题分配给不同的政府部门。
比如,发展脑机接口产业链、培育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建设专业孵化器和产业集群。 《行动方案》将这一过程中所需的投融资对接服务分配给市科委、市经信委和相关区。又如,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产品的临床试验和应用示范,涉及完善脑机接口技术的伦理审查机制。 《行动计划》将监管权限和义务划归市卫健委、市科委。
当然,《行动计划》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有效发展脑机接口技术,构建健康的脑机接口生态系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投融资、市场准入、技术、并需要行业标准。法律制度指导。
脑机接口作为人工智能下潜力巨大的新生产力,开辟了科技、经济、法律等领域的巨大合作空间。上海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其他地方如何跟进,开展有效的合作与竞争,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佐发为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