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清盘呈请频发:融创中国与世茂集团面临债务压力,市场关注执行影响
1月10日,融创中国(01918.HK)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交的清算申请,涉及本金总额3000万美元及应计利息。
同日,世茂集团(00813.HK)公告称,深圳市联盛投资有限公司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清算呈请,涉及该公司与招银国际金融公司提供的担保., Ltd 跨境贷款。未偿还金额约为人民币2.58亿元。
“在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提出清算申请是极其正常的,这是一种常见的谈判策略,主要是为了向企业施压,以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债务解决方案。”一位债务重组官员专家表示,清算申请并不等同于实际清算,一般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首先,债务人双方积极沟通。其次,司法判决历来极为谨慎,实际清算的案例很少。随着债务重组的有效进行,清盘申请常常被撤回或驳回。
随着行业调整,房企遭遇清算申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55家上市房企出现海外债务风险,包括碧桂园(02007.HK)、融创中国、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龙光集团(03380.HK)、世茂集团等28家房地产公司已收到清算申请,大部分申请已被撤回或延期。只有中国恒大(03333.HK)、佳源国际等少数公司被责令清算。
例如,2022年,融创中国被债权人陈怀军申请清算,陈怀军持有本金2200万美元及应计利息的优先票据。公司坚持公平对待所有债权人的原则,拒绝对债权人给予优惠。 2023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发出命令,撤回呈请; 2024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向世茂集团提出清算申请,涉及财务债务约15.8亿港元。 2024年12月,世茂集团宣布,经双方同意,清算申请已撤回。
此次分别对融创中国和世茂集团提出清算申请的信达香港和深圳联盛,在两家房企债务总额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其中,信达香港拥有融创约100亿美元的海外债务。债务仅占总数的千分之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采取的强硬行动预计难以实施清算,或可能只会增加自己的呼声。一般来说,小规模债权人单方面发起的清盘申请会影响广大债权人的利益,并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虽然不会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但清算申请会影响市场的稳定和信心。
从房企的动作来看,房企也采取了反对清算申请的措施。
融创中国在此前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与请求人沟通,在秉承公平对待其他债权人的原则的同时,与请求人协商达成有效解决方案(包括尽快撤回或驳回请求) )。该申请不代表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可能损害公司及其他债权人的价值,将采取法律措施坚决反对。
从股价来看,融创中国股价在短暂下跌后出现大幅回调。
截至1月13日中午收盘,融创中国报1.42港元/股,涨幅9.23%,盘中最高涨幅达11.54%。
内债重组方面,融创中国本期10只债券内债重组已获投票通过。公司2024年全年将交付17万套房屋。1月12日开业的上海一号院销售额达66亿元,去化率约96%。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