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债市大涨原因分析:交易行为主导短期风险,降息降准预期提前定价
“债市大涨是多重原因造成的,但我们认为短期内交易行为占主导地位,必须更加关注当前的交易风险。”面对新年首周上涨的债市,部分债券交易员对此表示,“短期债市空间可能有限。”
2025年第一周,债市持续上涨。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最终于1月3日维持在1.6%,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达到1.85%。下列。
机构分析师分析,经济基本面实质性复苏的步伐还有待观察,加上宽松货币和降息的协同发力,债市牛市逻辑预计难以彻底扭转,债市市场利率中枢预计将震荡下行。但短期来看,债券市场面临诸多干扰因素。目前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大幅降息、降准的预期。同时,债券市场的基本面、资金面、国债供给、机构配置力度、增量资金等也有可能出现边际变化,波动市场的特征会更加明显,波动幅度也会加大。调整也可能会增加。
债券市场继续飙升
2025年首周,债市依然保持上涨态势。 1月2日首个交易日,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跌。 1月3日,尽管股市大幅下跌,但债市仍保持上涨趋势,10年期国债利率维持在1.6%。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已跌破1.85%,收益率下行趋势似乎势不可挡。
机构的集中交易行为或许对债券市场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交量还是比较活跃的,我们观察到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还在继续买入,而且持续时间也在不断拉长。”上述债券交易员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资金仍在涌入债券市场。
山西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王冠军也坦言,目前的市场状况可能与“机构扎堆”有关。一方面,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央行本次并未降准,机构投资者或预期未来降准将导致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在“当前流动性充裕”和“未来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的双重影响下,机构投资者继续成群结队地涌入,从而推动债市继续走强。
“同时,近两个交易日股市的下跌也强化了股债拉锯效应,更多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加大债券配置来规避市场下跌风险,为债市上涨提供支撑价格。”王冠军说道。
基本面也为债券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去年9月以来,监管多次干预资金价格。例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11月发布银行间存款利率倡议,引导非银行存款和银行间存款利率下行。央行在2024年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巨额买断”给市场提供了信心。当日,央行启动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买入3000亿元国债,加上12月追加3000亿元MLF,合计注入2万亿元中长期资金。当月向银行体系注入定期流动性进行对冲的MLF到期金额为1.45万亿元。
“本次注资虽然不是市场预期的直接降准,但对流动性的支持并不弱。根据央行2024年11月末统计数据,净注资5500亿基础货币约相当于降准25BP,上述宽松的货币政策构成了债市上涨的直接动力。”王冠军表示。
流动性可能继续宽松
1月3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共第107次)例会于12月27日召开。
本次例会研究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择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对比三季度例会相关表态,本次例会还额外提到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市场普遍认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短期内不会改变。
民生证券分析师谭一鸣表示,根据历史经验,央行从去年12月到今年春节前降准一次的概率很大。预计1月降准25BP-50BP的概率较大,有利于基金价格回落,缓解资金分层,也有利于拉低存单利率。另一方面,如果不实施降准,央行将综合运用逆回购、MLF与国债交易、买断式逆回购等方式维持流动性,但资金价格和分层可能不会大幅下降,相应资金“高量高价”的格局或将延续。
“今年春节前的资金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平安证券指出,当前基本面预期依然疲弱。 2025年1月地方政府债券计划发行规模约为1150亿元,供给压力并不大。同时,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下,央行很可能维持保护态度。
对于宽松措施,平安证券预计降准尚未落地,春节前仍有一定机会降准以提供长期流动性;央行新增买断式逆回购和买卖国债两种工具,以提供流动性。性安置的效果弱于降准,但好于MLF和OMO。在2024年11月至2024年12月供应量较大、MLF到期数量较多的背景下,央行基本可以通过两类工具维持资金稳定宽松。
短期波动加大,空间或有限
尽管市场整体前景乐观,但部分机构已经表现出观望情绪。上述债券交易员表示,“他们所在的机构一直比较谨慎,总体判断当前市场空间比较有限,择机减仓是首选。”
华安证券分析师严子琪也指出,上周看多力量以资金为主,其他机构则表现出观望情绪。从现券二级交易来看,主要购买力量是资金,与其他机构的购买力“脱节”。主要增加国债、国债、地方债等信用债配置。与一年前相比,债券市场的其他购买力量相对受到抑制。例如,保险机构没有增持30年期国债,仍定期购买地方政府债券。银行体系中,仅有大型银行净买入利率债,而大型银行的长期买入行为也有所放缓。
事实上,一些机构的风险行为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近日,3家机构因债券市场违规行为受到央行处罚。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3家机构累计罚款、没收金额超过7000元。万。
“如果债市投机导致杠杆率过高,可能会引发监管干预,造成债市大幅波动。”王冠军说道。
基本面方面,一些机构认为,持续的流动性宽松可能已经被充分定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利率已经领先于政策利率,目前的债市利率可能已经体现了提前降息30BP以上的预期,也隐含着资本的预期。”利率将向下趋向政策利率。”谭一鸣表示,“随着利率不断跌破新低,预计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会越来越小,阻力越来越大,胜算趋于减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