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主题与红利双驱动跨年行情,聚焦绩优成长与内需消费
预计新年经济数据将保持平稳向好,明年减债政策有望推进。房地产销售也有望迎来“小印度春天”。国内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的目标导向,未来将有所宽松。市场主动资金与机构资金达成共识的空间仍有较大空间,“单独定价”的特点仍将延续。预计以主动型基金为主的主题轮动以及机构资金加大分红意愿将带动新年行情。
综合来看,相信“主题+红利”将带动年夜市场。配置方面,建议继续转向高质量增长和国内消费,同时兼顾股息品种。红利板块可重点关注一些低估值、可攻可守的顺周期品种,如国有银行、铜铝、核电、航运物流等;虽然尚未形成新的资金共识,但从配置内需消费和优良增长的角度来看,明年可以重点关注行业新趋势或行业结构发生变化的领域。国内消费可聚焦互联网、线下新零售、微商城带动的线上新业态。优秀增长可重点关注AI智能穿戴、自动驾驶和字节产业链。
中信证券:跨年行情持续,AI+是中期主线
债券市场利率快速下降,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债券牛市格局持续。近期数据显示,房地产销售有所好转,从政策上看,仍有增长空间。我们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大,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各部委的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落地。预计跨年行情还将持续。
本周市场成交量有所下降,短线投机降温。不过,人工智能仍然是市场的主线。 “人工智能+”政策带动效应凸显,AI硬件相关板块表现强劲。新的消费业态也备受关注。微信小店“送礼”功能启动灰度测试,为节日消费注入新活力。总体来看,主题投资轮动显着,建议重点关注AI硬件、消费升级等政策支持的细分领域。
海通证券:目前分红资产的性价比如何?
9月24日以来,股息资产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和增量资本结构变化。从代表性指数、行业和个股来看,目前分红板块估值和交易热情普遍不高,但也存在结构性差异。短期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考虑到低利率环境、股息税减免等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的影响以及年底年初保险资金需要加大高股息资产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年内,建议在市场震荡休息期间关注阶段性分红。中期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为基本面提供有效支撑。最需要关注的是具有供需优势的中高端制造业和受益于产业周期回升的科技制造业。
民生证券:月份还没到
短期内,国内外基本面很难出现“大开大关”。四季度以来,国内各项经济数据有所改善,但从11月和10月的环比对比来看,这种政策和季节性叠加带来的改善正在萎缩。 “适度宽松”≠流动性泛滥,博弈“水牛”的基础未必成立。
目前市场已进入基本面平淡期和海外政策打压期。剩下的就是国内政策延续甚至“加码”的期待。这是支撑9月份以来市场复苏的重要力量。从稳定内需的角度,推荐服务消费机会,近期也可以关注产业催化的各类消费主题;从市场化供应出清的角度来看,我们推荐龙头制造企业的出清。实物消费、国企升值相关的资源红利资产有盘整需求。其中,银行因估值较低、负债减少而值得特别关注。
华西证券:继续看好当前跨年行情,深耕“新质牛”主线
回顾2019年以来的A股市场,当前A股市场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货币政策基调多年来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二是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二是股票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得到较大改善,净减持股份和IPO募集资金均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随着利率中枢下移,保险资金有望成为后市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这是本轮跨年行情最有利的支撑因素。在此期间,“新质牛”的主题有望一再重复。产业配置方面,建议深挖“新质牛”的核心资产,主要包括AI+、仿人机器人、低空经济、国产替代等。主题投资方面,重点关注并购重组与市值管理(长期修复央企估值)主题。
光大证券:估值修复持续,增长及风格轮动均衡可期
短期来看,美联储“鹰派”转向对中国资产价格影响有限。预计近期将实施新一轮降准降息,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中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政策将对中国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我国增量政策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有望抵消风险。从历史上看,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流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估值。未来市场可能处于“强现实、强情绪”或“弱现实、强情绪”的情景,市场风格可能在增长型和平衡型之间轮换。增长型行业重点关注证券、光伏设备、电池、半导体等,平衡经济型行业重点关注保险、房地产开发等。
中银国际:迎跨年恢复市场
美元受扰超预期,内需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强,市场进入跨年配置市场。海外货币政策变化对A股的影响更多的是节奏而非方向。短期美债利率升幅高于预期,可能对短期A股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影响。不过,本轮A股并非外资主导。国内财政发力+宽松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A股估值回升的市场趋势没有改变。改变。下周开始,市场将进入政策和数据的阶段性窗口期,市场很可能进入跨年行情配置。短期来看,大小盘风格面临再平衡过程,但在内需数据稳定之前,大盘主导的趋势尚未形成,市场格局将继续以小盘为主强烈的主题。
财通证券:应对当前外部不确定性,精选股息
12月,“特朗普交易2.0”预计将继续走回头路,加大全球各类资产的波动性。从美股到黄金再到数字货币,都处于高度不确定性状态,具有确定性的“大象起舞,精选红利”是投资者的首选。回到国内,预期政策交易窗口已结束,经济平稳,流动性宽松,继续利好哑铃策略。我们继续推荐“股利+科技创新”和“金融+科技”。同时,后市以A500指数ETF和保险资金为代表。增量资金也将有利于这个方向的业绩。从行业层面来看,金融+科技、红利+科技创新是首选组合。
东吴证券:本轮“春躁”市场风格将更加平衡
根据市场多年来的经验,A股在岁末年初有明显的季节性效应,即“春天躁动”。具体表现是,1-3月份市场将出现一轮上涨行情。回顾2014年以来历年的“春天躁动”市场,在资金宽松的情况下,小盘成长股相对占主导地位;而且在大多数年份,基于政策或经济预期的交易逻辑导致了更好的周期和消费表现。明年市场配置仍需重点关注政策催化密集、产业景气向上的科技增长;此外,随着特朗普上台以及两会前市场对政策博弈的预期升温,风格可能会阶段性转向顺周期。
华宝证券:政策博弈暂缓,等待扩大内需政策力度加大。
12月重要会议后,A股市场进入政策博弈真空期,指数或将转向震荡环境。由于市场交易活跃度依然较高,市场下行风险有限,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短期来看,布局可能围绕“AI+”和“新消费”方向,重点布局媒体、通信、机器人、人工智能等AI+概念;以及消费电子、餐饮、旅游、体育、娱乐、商业零售等“新消费”方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