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出口金额显著增长,2024-2034年全球需求预计大幅提升
这
造船业的出口额大幅增加。12月3日,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上海海关监管的大型船舶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货值455.6亿元,同比增长59.4%。据此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船舶出口额达526.5亿元,同比增长114.9%。
12月4日,记者进一步从造船产业链相关企业和行业分析师处了解到,造船业有望持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田源表示,预计2024年至2034年期间,全球各国对新船的投资和需求将大幅增加。
中船告诉记者,公司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地位,紧跟市场脉搏,把握船舶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强中高端船型批量接单承担,目前公司订单满满在手, 而且时间表已经到了 2027 年底,有的已经到了 2028 年。
11月底,中船防务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中船防务的工厂和生产线任务满满,交付计划最早已安排到2029年6月。
另一家产业链公司告诉记者:“公司的订单还不错,目前生产人员都是三班倒工作进行生产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色船舶方面,“中国制造”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全球订单。据上海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承担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实现了主流船型全覆盖。
巨峰投监高级投资顾问丁振宇告诉记者,绿色化、智能化是全球造船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中国电池技术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将有助于推动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船舶的发展。
在行业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关联企业正在加快新技术布局,进一步夯实造船能力。
例如,在新能源船舶布局方面,中船向记者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将着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强自强,更好地发挥公司引领作用,加快形成新型船舶生产力,增强新动能发展能源。公司将紧跟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持续推进主力船型的绿色燃料解决方案、迭代升级和血统扩容,从而引领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造船产业链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布局。
12月1日晚,松发股份披露了收购造船企业恒力重工100%股权的重大资产置换公告。根据松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回复,截至 2024 年 10 月 17 日,恒立重工船已确定排产 140 艘新船,货值约 108 亿美元,包括散货船、VLCC、VLOC 和集装箱船。
12月2日晚间,索辰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8800万元收购美捷55%的股份,拓展海洋船舶工程领域。索辰科技表示,目前,在船舶工程软件设计与仿真软件市场中,国际大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关注工业软件的开发设计,尤其是在船舶等军工行业的应用。
“船舶设计将继续向智能化、集成化、云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索辰科技进一步表示,麦思捷在海船方向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和客户群,在特种行业信息化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力,可以与公司相辅相成。
展望未来,丁振宇表示,2008年以来,全球造船业产能迅速清零,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全球船舶平均船龄接近15年,“老化”严重,船舶更新需求叠加在海上贸易需求上不断增加, 有望带来可观的增量订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