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人口国情教育与大学生婚恋观念转变研究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4-12-03 21:08:45  

笔者近期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婚恋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56.9%的学生表示目前不想谈恋爱。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愿意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不懂得如何分配时间来平衡学习和爱情的关系。这一结果表明,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婚恋教育,大学生对情感关系的认识模糊。

正确对待婚姻和爱情是重要的人生问题之一,与大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完善密切相关。在婚恋问题上,大学生如果能够得到系统的解答和科学的指导,不仅能帮助他们掌握情感沟通技巧和其他与婚恋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等,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为今后享受亲密关系和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关键是做好学校的婚恋教育。然而,目前学校的婚恋教育明显缺乏。调查发现:82%的大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婚恋课;只有2.51%的大学生上过婚恋课; 65.99%的大学生希望所在大学开设婚恋课。

高校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谈恋爱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作用,通过开设婚恋教育课程,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教育责任。从调查整理的大学生意见和建议来看,大学生希望大学婚恋教育课程最好采取高年级选修课的形式。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通过“分析案例”以“自述故事”的形式传授知识。同时,他们最希望获得有关性别沟通的知识。

在高校开设婚恋课程,做好大学生婚恋教育,可以加强对青少年婚姻观、爱情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从而培育新的婚育文化。为了更好地打造高校婚恋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体系。结合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婚恋教育需求的实际情况,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开设婚恋教育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反思,帮助学生提高正确认识。能够结婚并经营一段恋爱关系,从而更好地为以后的爱情和婚姻生活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阶段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对于专科生来说,重点是人口国情、婚育新观念等;该学院针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教授性别沟通等亲密关系维护知识。

二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灵活运用非传统形式开展婚恋教育。例如,借助网络课程平台,我们可以录制与婚恋相关的课程,打造独特的网络婚恋教育平台,方便学生自由学习、与老师交流。又如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如探索利用真实案例分析的结课方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通过大学婚恋教育提高婚恋素养。

第三,建立课程反馈机制,允许学生匿名评价课程。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根据学生评价完善课程,保证课程的价值,有效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婚恋观的目的。

第四,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要重视加大婚恋教育师资培训力度。例如,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参与婚恋教育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研究活动。

第五,大学、家庭、社会应共同推动婚恋教育。大学生不仅生活在校园里,家庭、社会也应与高校形成合力,系统地传授婚恋知识。在家庭层面,要注重传达正确的婚恋观和树立榜样,帮助大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社会层面,要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着力营造健康积极的婚育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口报》刊文: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_《中国人口报》刊文: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_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