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行动关键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农业种质资源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畜牧业、水产品、农业微生物等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基础。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业种质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种质资源类型更加丰富,部分资源已实现多元化开发利用。但农业种质资源的利用率和深度仍有待提高,大部分开发资源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利用生物和信息技术,将我国的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一方面,要加大准确鉴定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的力度,明确种质资源整个生长周期的表型性状,鉴定可用于育种的优良基因,从而为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适机、适饲、特殊用途粮食新品种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要完善资源共享利用机制,系统整合分散在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基因型、表型和环境组学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育种算法和模型,可以快速、定向地实现种质改良和品种创新,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当前,我国正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提升“因地制宜”能力。但随着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成本逐渐上升,需要强化“以作物适应作物”的能力。 “适地”能力对于提高农地生产力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种业创新要充分考虑新品种的区域适应性和微环境适应性,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增产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同农业产区对种业创新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例如,东北寒冷、凉爽地区对超早熟作物品种需求较大,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则需要较多耐旱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因此,在种业创新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设计最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环境的突破性品种,加快品种升级,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种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努力。企业在种业创新中占据主体地位,可以将种业育繁推广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发挥延伸作用。农业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种质资源挖掘、优良材料创制、育种基础前沿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优势。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推出更多适合种业特点的金融保险产品、创新融资担保方式,为种业创新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种业创新,但在构建创新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科技、税收、金融、投资、产业、土地利用等方面针对性强、精准的种业创新引导和支持政策,鼓励各主体根据市场需求整合互补资源,形成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种业创新格局,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针对批准品种多、突破品种少、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快速保护、全周期、全链条、全领域服务的工作格局,切实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用制度引导激发创新活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