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造太阳EAST刷新世界纪录:上亿摄氏度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
当天傍晚,室外气温约10摄氏度,但东控大厅的“人造太阳”却在超亿摄氏度“燃烧”,比中心温度高出近7倍。太阳。
如何理解“稳定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数亿度”的状态?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装置运行负责人徐立清举了一个例子。这个过程就像烧木柴一样。如果你想生火,为了产生大量的能量,就需要木柴并固定。该装置的运行还需要燃料,即等离子体。这种物质非常活跃,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约束,这是一种高约束模式。长脉冲是指较长的燃烧时间。
“燃烧柴火也离不开点火,火的温度必须达到柴火的燃点,点燃火后,必须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燃烧状态,不能突然熄灭。这就是装置运行达到数亿摄氏度、1000秒、稳态。”徐立清表示,本次实验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可以实现堆芯点火,而且还可以具有高约束模式。解决边界再循环问题。
万物的生长都依赖于太阳。为了获得像太阳能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持续清洁能源,实现能源自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科学团队一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经过超过15万次实验,在第22轮物理实验中,解决了等离子体核心与边界的物理一体化、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大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第一壁面材料散热等问题。一系列前沿物理和工程技术问题。
这一突破充分验证了聚变堆高约束模式稳态运行的可行性。这是聚变研究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工程实践的重大转折。它使聚变能的研究和发展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聚变反应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卢嘉慧 徐敏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