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升级技术大奖至1000万元,雷军宣布创新激励无上限,AI领域动作频频
1月7日,科技圈传来重磅消息。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将小米最高技术荣誉升级为“千万技术奖”,奖金飙升至1000万元,足见诚意。最终,“小米超摩达V8s”团队获得了该奖项。
“今年(该奖项)有两个主要变化。一是奖金由100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元人民币。其次,获奖项目涵盖汽车、大家电、AI、手机等领域,体现了小米人和车家的全生态。公司的布局是齐头并进的。”一位小米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仅如此,小米在AI领域动作频频,斥巨资聘请“AI天才少女”罗芙丽等顶尖人才,研发投入不断攀升。连击背后释放出哪些信号?
雷军:创新激励无极限
诸英雄之中,唯有贤者,方能胜出。小米近年来大力投入技术人才并取得突破。
据悉,“千万技术奖”是小米的最高技术奖项,主要奖励10人以下的优秀工程团队。近五年来,小米共颁发最高技术奖项7项,累计金额超过5000万元。
与往年相比,今年小米“千万技术奖”共有来自小米集团10个部门的134个项目。已有60个项目入组复评,涵盖小米各业务线。
据记者了解,此次获得最高奖项的小米超级电机V8s是小米自主研发生产的。其转速达到27,200转/分钟,位居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第一,突破全球电机转速天花板。除了高转速之外,V8s还创造了汽车行业最高的电机功率密度和最高的电机效率。
得益于小米超级电机V8s,小米SU7 Ultra原型车1-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1.97秒,最高时速超过350公里/小时。
雷军高度评价了小米超级摩托V8s,“V8s是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新北赛道创造奇迹的基础,它不仅代表了小米在硬核技术上投入的决心和能力,也表明了小米硬核技术的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此外,小米的其他技术团队也获得了激励。
小米SU7 Ultra原型车核心技术、注重用户安全的车身结构技术、双区洗衣机核心技术、顶级空调关键技术、小米音响模型、小米SU7先进能源管理技术、小米金沙江电池、新一代智能助手“超级小爱”关键技术等一系列硬核技术分别荣获小米年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作为一家市值8000亿的上市公司的掌舵人,雷军也以一名充满激情的程序员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些在中关村奋斗的日子也许提醒了他,人只有有了希望,才有前进的动力。
雷军表示,“技术为本”是小米永远不会改变的铁律。工程文化是小米基因的基础。幸福感和成就感是小米努力为创新人才提供茁壮成长能力的土壤和阳光。
根据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研发人员总数达到20436人,占员工总数的48.6%。
记者从小米获悉,小米的技术研发涵盖5G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12大技术领域。同时,以智能制造为基础,进军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共涉及99项细分技术。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在全球已获得超过41,000项专利授权,全球正在审查的专利数量超过32,000项。以5G标准必要专利为例,截至2024年,小米已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十,位列全球前八、中国第三。
“我们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没有上限,希望‘千万技术奖’能够成为持续深入创新的助推器。”雷军说道。
高薪招聘才华横溢的女生
近两年,人工智能成为各大科技公司竞争的焦点。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在投资人工智能以抢占市场先机,小米也不例外。
雷军在2023年8月的演讲中表示,小米全面拥抱大模型,最新的13亿参数大模型已经在手机端初步成功运行。
2024年5月16日,小米宣布,小米大语言模型MiLM正式通过大模型注册,将逐步应用于小米汽车、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
2024年6月,小米大语言模型MiLM正式通过大模型注册。据称,相关车型将逐步应用于小米汽车、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未来将“开放给更多用户体验”。
2024年11月12日,小米大模型升级至第二代:云边端结合模型矩阵,赋能“人、车、家全生态”。
在AI团队建设方面,小米于2016年就成立了AI团队,并多次扩充至相关领域3000多人。
近日,有消息称,雷军以千万薪水挖走了1995年以后出生的天才罗福利。她可能在小米AI实验室工作,并担任小米大模型团队的负责人。
公开资料显示,罗福利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硕士学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ACL发表多篇论文。
上大学之前,罗福利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本科期间,她对计算机专业感到困惑,并逐渐更加专注。大二的时候,她开始振作起来,专注于学习。大三时,我进入北京大学语言计算实验室实习,并选择了NLP(自然语言处理)作为我的科研方向。我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学了Python,并提交了一篇顶级会议论文(不是第一篇)。
考入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专业后,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ACL发表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她很快走红,被誉为“AI天才少女”。
硕士毕业后,罗福利加入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从事预训练语言模型相关工作。
在阿里巴巴达摩院期间,罗福利负责AliceMind开源项目,并主导开发了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该模型成为AliceMind八个模型之一。
2022年,罗芙丽离开阿里巴巴达摩院,转投知名私募股权公司环方量化,从事深度学习相关策略建模和算法研究。
随后,罗福利调入汇方子公司DeepSeek担任深度学习研究员,并参与了MoE大模型DeepSeek-V2的开发。 DeepSeek由Magic Square Quantization孵化,专注于开发先进的大语言模型(LLM)及相关技术。
2024年12月,有消息称,罗福利被小米创始人雷军以千万年薪聘用,并可能出任小米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负责人。但据高中老师透露,罗芙丽当时还在考虑之中。
除了罗福利之外,雷军还引进了许多其他AI领域的顶尖人才,比如AI平台部负责人张铎。
张铎是小米的资深技术大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硕士学位。曾在小米内部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在AI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 2024年11月,小米成立专门的AI平台部门,由张铎担任负责人。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名企业家,雷军非常注重人才的凝聚力和团队的向心力,用真诚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赢得人心。他的眼光不局限于一处一地的得失,而是着眼于长远。这种布局是违背民意的。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日前透露的巨额研发投入计划,进一步彰显了小米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卢伟冰预计,2024年小米的研发费用将达到240亿元,2025年将攀升至300亿元。他还表示,2022年至2026年的五年内,小米的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主要集中在围绕AI、操作系统、芯片三大底层技术。
“我们拿出最大的诚意,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为小米工程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雷军说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