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科技人员自主权提升与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新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自主权,建立单独的资产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这为下一阶段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为营造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良好生态系统,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种改革实践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即日起,本报将开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栏目。记者将深入高校、机构和龙头企业,重点关注职务科技成果赋能、资产分业管理改革等成果转化新举措、新模式,重点关注风险投资。支持成果转化的新探索、新实践,挖掘展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案例,造福读者。
探索推进“赋能+”成果转化路径,科研人员变成科技成果“大股东”,可以决定如何转让、转让给谁;面对成果转化老问题——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全国先锋科技成果与资产分开列示的“安全屋”管理范式……
“科技成果赋能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浙江在系统推广、数字化支撑、‘赋能+’、全球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副处长卢顺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改革,浙江5个试点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量大幅增长,从改革前的2019年1.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亿元,增长325%。
卢顺平提到的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就是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 2020年5月18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授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选定40所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牵头开展试点。浙江有高校、中国水稻研究所等5家单位入围。
“赋能+”解决“不愿意转移”问题
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入股的程序相对繁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赋权改革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方”。
2022年,浙江大学依靠“部分股权授予+股价”机制,将“超导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技术秘密”70%的股权授予王浩华教授团队。科研团队利用成果入股,获得杭州市某公司12%的股权,学校保留成果30%的所有权,以“入场费+里程碑付款”的形式获得现金收入,成功打造学校与科研团队“现金+持股”的混合投资路径。
“学校持有的成果30%所有权将由科研团队在第三方评估后以现金购买。里程碑付款是公司上市后向学校支付费用的协议。”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王震说道。 ,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可以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股份,获得公司的投票权和收益权。对于投资者来说,消除了对知识产权归属的担忧,加快了融资进程,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作为王浩华科研团队的一员,王震真切地感受到了赋权改革带来的变化——当“知识产权”变成“资产”时,校企联盟也达到了1+1>2的效果,双方可联合攻关重点项目。
“我们不仅具备设计和制备超导量子芯片的能力,匹配公司研发的超导量子测控硬件系统,还具备研发和制造能力。”王震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也在积极探索“使用权赋能+创新创业”模式。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时可以自主使用成果,未来的利润分成由学校与科研人员协商一致,增强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安全屋”消除“不敢转移”的后顾之忧
国有资产管理的制约一直是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之一。尽管国家下放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项权利,但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仍然属于国有资产。如果价格过低,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领导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都对风险感到担忧。 ,所以“不敢转”的现象普遍存在。
为解开制约成果转化的“细绳”,2022年,浙江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安新物”分业管理范式。
“我们依托‘安心物’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网上审批,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内控管理-转化审批-公开交易’的电子化全流程。成果管理、转化审批、收益分配、挂牌等全部交易在统一平台完成,所有痕迹电子记录,实时非侵入、触发纪检监察。监督、审计、财务部门。”卢顺平说道。
通过“安新物”转化的成果,以及成果直接投资或指定持股平台形成的股权,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这些措施均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 《浙江省扩大科研人员就业和科技成果归属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不仅保障了职务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状况,还设立了单独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了解赋权改革政策后,2022年至2023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刘杰采取“赋权使用权+先用后让”的方式,先后通过“安芯物”申请“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应用”。拥有《制备方法》等3项发明专利10年长期使用权,可用于其创办的公司金刚石微波等离子体产品的研发。
为进一步满足发展目标和研发需要,刘杰所在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与学校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在“免费试用”的基础上购买了上述三项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如今,公司已形成五大金刚石装备体系。相关产品年产值近2000万元,应用于各大企业和科研院所。
截至目前,浙江省250余家机构近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了分类管理,成果转化审批周期由平均58天缩短至30天。 “安心物”为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分流管理提供了浙江样本。此外,浙江还发布了《在岗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路径支撑。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市场和‘浙江派’、‘安心物’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决定’,我们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全会。 “用后付费方式提供浙江经验。”卢顺平说,下一步,浙江将着力发展新生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深度融合突出市场导向,深化综合改革,加强科技金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注入强劲动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