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激烈竞争:华为回归引发份额大洗牌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5-01-01 07:44:30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在外界的注视下,苹果、OPPO、vivo、荣耀、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份额榜上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虽然没有人希望成为第一个被“排挤”上榜的五家厂商,但“抢椅子”的游戏已经开始。

“每家公司占有20%左右的份额。如果中国市场只有5家公司,大家其实都会过上相对小康的生活。”作为国内手机渠道的负责人,王翔能强烈感受到手机市场的水温。他用三个关键词总结过去的一年:“焦虑、脆弱、节奏”。这其中不仅有厂商之间的份额竞争,还有成本压力下的供应链选择,以及厂商自身发展节奏的调整。

但市场变化的本质是供需的调整。尽管“手机大换机周期”可能不再存在,但手机仍然是全球出货量最高的电子产品之一。无论是主动挑战还是被动防御,手机厂商采取的任何一步都可能重塑未来几年手机行业的竞争格局。

争夺中国前五席位

华为的回归,成为今年手机市场不可避免的话题​​。

从去年的全年数据来看,虽然华为没有进入前五名单,但在研究机构IDC公布的出货量数据中,华为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在35%至47%之间,其市场份额份额恢复至10.3%。

“继Mate系列之后,华为还有畅享、nova12系列作为补充,去年底开始对市场发起集中进攻。M系列从高端起步,向下辐射,而M系列则从高端开始向下辐射, nova系列从中端起步,包抄其他手机厂商的位置。”手机渠道商老哥经历了重新分销华为手机的整个过程。他告诉记者,在不考虑保费的情况下,渠道的利润率约为13%。

“其实这和其他国内厂商没有太大区别,有时候需要投入很多钱去买华为的产品,变相挤压了现金流,但人们还是会抢,主要是因为原来的基础群体还在。” ”老葛说道。

短期来看,华为确实对市场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被苹果“吃掉”的高端市场。

IDC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为累计出货量约为3327万台,市场份额约为16.8%,位居中国手机市场第二位。其中,在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华为份额为30.7%,而2023年为21.4%。苹果份额为52%,去年为61.8%。

不过,对比过去华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数据,华为与巅峰时期的“半壁江山”还有很大差距。复苏速度存在问题,还有荣耀撤资和其他国产手机增长带来的份额挤压。

荣耀自独立以来一直被外界视为华为的“替代者”,也是产品类型上最接近华为的厂商。除了“击败”华为的“折叠屏”和高端手机之外,荣耀还提出了“遥遥领先”,这与华为此前的“遥遥领先”口号颇为相似。

虽然这也遭到了一些外界的质疑,但荣耀CEO赵明此前在一次影像技术大会上回应称,“原华为影像技术负责人罗伟已加入荣耀影像,团队在影像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巨大的投入,从被质疑,到期待,再到认可,需要一个过程,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要有突破的勇气和实力。”

荣耀的份额在2022年第四季度一度达到17.1%,但今年第三季度回落至14.6%。从行业角度来看,随着目前股改的完成,与中国运营商、渠道商的强强绑定或许是荣耀保持市场份额的关键,但未来还是要看产品能否走差异化路线。来自华为的路线。

出货名单上,另一家手机企业vivo也是华为回归后将面临的强劲对手。这家曾经依靠“渠道成功”的制造商在2024年连续几个季度位居国内市场第一。

vivo执行副总裁胡百山近日在谈到今年国内手机市场环境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哑铃型结构,即上下端较大,4000元以上的换机周期为” 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2000元手机的更换周期为48个月,所以人们会走向高端市场。”

“在高端市场,苹果用户是我们的目标用户,我们把他们分为生产力用户、生态链用户和标准版用户。比如玩游戏或者网络直播的用户喜欢用苹果,所以我们直接推出IQOO为了实现这个性能赛道,我们为生态链用户做了很多套件,通过我们用软件连接数据,力争通过动态图片、图像等功能来吸引单机用户。是我们内部的用户获取策略”,胡百山 说。记者表示,国产手机的策略已经逐步细分到各个场景,以获取苹果的市场份额。

“根据目前的观察,只要产品足够好,销量基本会稳定在一个份额区间内。” 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此前对记者表示,华为回归影响最大的仍然是苹果,至少在过去六个月的市场上是这样。结果是这样的。 “对于未来,每个企业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特色。”

新的一年要做什么?

“中国市场还有10亿部手机,这意味着大周期中仍然存在更新换代的机会。” IDC中国副总裁王吉平向第一财经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9亿部,同比增长1.6%。

IDC预测,从价格趋势来看,中国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有望突破4000元大关,600美元以上价位段市场份额将达30.9%,同比增长2.1% %; 200美元以下价位段的市场份额将同比增加。 2.1%,达到31.5%;但200-400美元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将萎缩至28.0%,下降4.2个百分点。

但无论是寻求结构性增长还是新市场,核心仍然是产品。从手机技术发展来看,目前最大的变数显然是AI。

近一年来,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也联手更多大型机型公司,推动国内外AI战略的落地,甚至投入巨资将AI部署到操作系统层,重构底层软硬件。手机系统。其中,有众多国内外AI巨头作为合作伙伴,包括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谷歌、Meta、微软等。

据各大机构分析数据显示,今年发布的AI手机主要集中在高端机型,并将逐渐被中端智能手机采用。预计到2028年,AI手机占比将激增至54%。这一增长主要是由消费者对人工智能助手和设备上处理等增强功能的需求推动的。

历史上,苹果经历过两次关键的超级周期:第一次发生在2016年,由大屏iPhone 6引发,第二次发生在2021年,由iPhone 12/13系列与疫情后的组合策略引发。 “需求回升共同导致了这一点。” Counterpoint 认为,Apple Intelligence 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 iPhone 收入增长,而不是单一的超级周期。该机构预计,到2025年,苹果的服务收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Counterpoint Research智能手机行业分析师Archie告诉记者,“在功能方面,首先在人机交互层面,在LLM的支持下,新的多模态交互将取代传统的、单一的触摸屏交互,并逐渐实现从图形用户界面GUI到语音用户界面VUI的跨越式转变 其次,多种模式的输入输出能力的结合可以大大提升智能手机的生产力工具属性。表格、生成图表、文本、音乐、图片甚至用户需要的视频,还可以对图片和视频的输入进行处理,这些新的技术变革可以逐渐激发消费市场的新需求。”

然而,AI手机的成本仍然是困扰手机厂商的现实问题。有机构分析师告诉记者,手机主芯片价格涨幅超过20%。

芯片厂商联发科无线通讯事业部副总经理陈益强此前对记者表示,硬件成本会随着规模而降低,但短期内由于应用规模不足,实际上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只有平台规模扩大,硬件价格才能下降。

“我们每年都会以不同的成本优化算力至少30%-50%,但短期内成本不会大幅降低。”陈毅强说道。

此外,涨价的不仅仅是手机芯片。受生成式AI、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手机供应链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由于语言模型庞大,AI设备需要大量存储内容,而手机主要部件处理器(片上系统)和内存的价格涨幅最为显着。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告诉记者:“今年我们观察到成本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整体手机生产成本增加,部分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和美国走强由于很多零部件以美元计价,在亚洲生产时需要兑换成当地货币,因此成本也相应上升,同时部分关键零部件也因上游原因从前期高位调整回正常水平。生产调整仍在继续。”

林克宇认为,2025年,芯片涨价对不同规模手机厂商的影响仍将持续。虽然大型厂商凭借规模优势、资金实力和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但中小手机厂商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一方面,承受成本的急剧上升;价格可能使其失去性价比优势,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生存空间受到挑战。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