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增强LPR指导作用,坚决出清无价值上市公司
一、增强LPR对实际贷款利率定价的指导作用
报告指出,要继续释放LPR改革成效,完善报价机制,提高报价质量,增强LPR对实际贷款利率定价的指导作用,巩固企业融资降准成果。居民的信贷成本。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的重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
2、坚决清理无重组价值的上市公司,大力减持“壳”资源价值
报告称,多元化退市机制将逐步完善。建立健全不同行业差异化退市标准体系。扩大重大违规退市适用范围,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退市指标。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法规,引导龙头企业加大产业链整合力度,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要坚决清理不具备重组价值的上市公司,大力降低“壳”资源价值。
三、密切关注中小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业务
报告在总结硅谷银行等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后指出,首先,在银行资产端,重点关注非信贷资产比例过高的问题。硅谷银行因债券投资亏损引发挤兑的案例表明,债券投资占比较高的银行必须重视利率风险管理,平衡资本规模、配置方向和期限结构,对冲债券投资带来的升值风险。受利率波动影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风险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监管,防止银行操纵不同账簿之间的资产、寻求监管套利;密切关注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配置比例与同业差异较大的机构的金融市场业务,及时采取措施。措施。
二是负债方关注储蓄存款占比低的问题。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的稳定储蓄存款比例较低,未保险存款比例较高。一旦发生外部冲击,存款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大幅损失。
这些案例表明,储蓄存款占比较低的银行应优化负债结构,完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预警、监测和应对,用好核心负债、流动性缺口等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充实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长期稳定的负债资金来源。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时代银行流动性监管框架,监管部门可考虑收集高频数据、引入新的流动性压力指标作为日常监测的补充,并加强监管部门流动性压力测试。
三是风险处置工具要丰富,处置行动要迅速有力。在当前金融科技和社交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的传染迅速、复杂且不断自我强化。本轮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表明,金融管理部门态度越明确,对相关重大金融风险的反应越快,处置成本就越小。要继续完善金融风险快速反应机制,避免拖延处置时机、造成金融风险溢出。同时,要巩固金融风险处置资源和工具储备,做好存款保险基金、产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工作,确保化解风险。及时地。
4、农村合作医疗机构高风险机构比例较高
报告披露,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对3936家银行业机构进行了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从评级结果看,我国银行业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总体可控。
评级结果还指出,11%的城市商业银行为“红区”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占“红区”银行的11%。 “银行占比较高。从不同地区看,多数省份现有风险已降低,区域金融生态持续优化。9个省、自治区辖内均无“红区”银行。湖北、浙江、西藏、上海、山东、青海、江西、江苏、福建等14个省区市的“红区”银行数量仍维持在个位数水平。
5.探索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备用融资机制,必要时及时补充存款保险基金流动性。
对于存款保险基金下一步改革方向,报告表示,一是扩大存款保险基金资本积累。继续做好定期存款保险费提高工作。稳步扩大存款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方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适当提高收益。综合考虑资金获取便利性、融资成本等因素,探索建立备用融资机制,必要时及时补充存款保险基金流动性。
二是丰富存款保险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细化存款偿还、收购承兑等存款保险处置措施,探索扩大存款保险便利收购承兑的具体方式,如存入存款、购买资本工具、发行专用票据等,更好支持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化解。
六、研究建立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监测分析框架
对于下一步宏观审慎政策,央行表示,第一步是修订完善《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办法》,优化评估指标,调整评估频率,确保评估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
二是继续强化资本约束,研究探索补充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相关措施,增强其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三是继续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监测,研究建立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监测分析框架。
四是认真开展系统重要性银行复苏处置方案审核,不断提高风险处置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是启动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研究制定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补充监管规定。
报告披露,2023年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包括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财政部副部长廖敏今年10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采取通过国债、国债等方式发行专项筹集资金的方式。通过其他渠道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稳定有序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后续需关注其余14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补充计划。
7、2023年宏观杠杆率将提高11.6个百分点
报告披露,2023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96.5%,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非金融企业部门为168.0%,比上年末提高6.1个百分点;政府部门为56.1%,比上年末提高5.6个百分点;家庭部门为72.4%,与上年末持平。
报告认为,宏观杠杆率的回升是调控政策力度加大和物价指数走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3年,为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向好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提高效率,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推动非金融债务规模快速增长部门。 2023年末,非金融部门债务规模增长8.9%,快于同期名义GDP增速。与此同时,低物价也导致名义GDP增速较低。 2023年,我国名义GDP增长4.6%,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八、价格变化呈现阶段性、结构性特征
2023年,CPI温和上涨0.2%,PPI下降3%。这份报告称,低价运行是供需复苏失衡,周期性、投入、高基数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央行指出,不同行业价格结构存在差异,与落后产能关联度高的行业价格降幅较大,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CPI和PPI都是平均值的概念。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同领域经济指标分化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关注平均值,还要关注结构。
例如,构成CPI的8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除交通、通讯价格下降外,其他类别价格均上涨。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回升的趋势没有改变。在影响PPI走势的七大行业中,与房地产高度相关的黑色金属加工等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明显。对于与落后产能高度相关的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降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控制产能、减少库存。
九、人身保险公司面临利率损失风险
报告指出,利差是我国人身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近年来,随着利率中心下移,我国人身保险公司资金利用率大幅下降。但负债成本相对刚性,资产期限一般短于负债期限。人身保险公司面临着资产回报无法覆盖责任成本的压力。
从资产端看,受低利率环境、权益资产回报低于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保险公司资金利用率持续下降。从责任方面来看,人身保险公司的保单一般都有预定利率和长期期限。随着利率下降,准备金补充量增加。从资产负债匹配来看,人身保险行业久期差距持续扩大。
报告建议,根据长期利率走势,鼓励行业灵活调整各类保险产品定价利率,缓解责任成本压力,确保长期利差损失风险可控。同时,降低分红险、万能险示范利率上限,合理降低客户预期,进一步引导行业降低保单红利和万能险结算成本,防范该类产品潜在风险。此外,增加长期债券的供给等。
十、密切关注银行表内资金向各类特定目的工具的投资情况
报告披露,截至2023年底,资管产品直接加起来的资产总规模接近100万亿元,通过投资非金融企业债券直接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资产余额,股票等已达34.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影响较大。支持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报告指出,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总体稳定,信贷中介功能和期限转换功能规范有序,杠杆情况稳定可控,对实体经济发挥了良好的支持作用。受投资者风险偏好、金融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影子银行相关长期产品和业务占比仍较低,需重视相关产品和业务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报告表示,从银行体系与影子银行的关联性出发,密切关注银行表内资金对各类特定目的工具的投资情况,将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范围的监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丰富影子银行风险监测评估指标,及时识别和化解潜在风险,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