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理性消费提示:警惕谷圈消费陷阱,保护青少年权益
所谓“小米”,其实是“Goods”的音译,指的是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正版作品的所有周边产品。购买这些商品的行为被称为“吃粮”,买“小米”的人聚集在一起交流、分享,形成了“粮圈”。近年来,“粮圈”市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如诱发未成年人冲动消费、私下交易缺乏监管、受害人权益维护困难、犯罪分子不法分子等。趁机进行诈骗。等等问题。
1、小米承载着很多情感价值,交换小米已经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有人利用青少年心理,将产品销售包装成卖爱情,诱导受众“为爱花钱”,诱导青少年产生“上位”、“掉入陷阱”等难以控制的消费冲动。
2、粮圈人士大多采用团购方式通过二手平台或社交平台海外采购小米或工厂定制,未成年受众群体较多。由于支付限制,他们选择社交平台等私密区域进行交易,平台无法监管整个交易过程,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3、个别小米产品价值不高,购买者分布在全国各地。面对经营者不按时发货、收到不正确的小米、代购付款等侵权行为,受害者往往只能在社交平台上发泄不满。实际损失很难挽回。
4、由于交易规则复杂,不法分子采用免费赠品、低价惠益、高价收购等手法诱导未成年人“上钩”,进而以非法收据、未成年人等为由进行威胁、恐吓无法购买、未能支付认证费用。未成年人被要求操作父母手机配合调查,趁机盗取父母银行卡账户信息和资金。
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反电信和网络诈骗知识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理性使用网络,不要将验证码、手机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告诉陌生人。如果受到恐吓、威胁或发现被骗,请尽快通知父母或报警;提醒未成年消费者适度理性消费,在官方网站或官方指定交易平台购买,避免绕过平台私下交易,切勿轻率购买。易扫描或点击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或网络链接。如果您发现自己被骗,应保留相关证据并尽快向平台举报,并联系其他受害人一起报案。我们鼓励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清理诱发冲动消费、网络诈骗等相关信息;他们呼吁有关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粮食圈子的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