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绿色发展之路与生态守护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淅川县牢记指示,奋力拼搏感恩之心,有效维护了亿万人的饮水安全线,重振了万千江河湖泊的生态线,畅通了南北经济。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水清、民富的绿色发展道路。
浓密的种植背景
保护山水、保护绿色家园
南水北调的成败取决于水质。治水之本在于治山。山越绿,水越清。
“冬天植树时,寒风刺骨,凌晨5点就得把树苗拖进山里。”在淅川县大石桥乡园岭村大头嘴造林工地,公益组织施俊霞护林员说,石头山上植树,需要在石头上割缝。他们一一挖坑,人们肩上扛着一袋袋土上山。数百人从山脚下排成“之”字形,搬运树苗、泥土、石头到山顶。他们常常整天工作,吃住山上也是家常便饭。 19年来,石俊霞参与造林超过40万棵,成活率超过95%;他每年巡山巡林近300天,总行程3万多公里。
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树。要践行“两山论”,摆脱传统道路,走向绿色发展。西川的出路在山,希望在森林。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山荒山荒漠化现象在丹江口库区两岸十分普遍。勤劳智慧的西川人民开创了全省承包造林模式。造林大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方法也多了。他们修建了“鱼鳞坑”、分级灌溉,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开水10年来,完成人工造林超过50万亩,连续17年位居全省县级造林前列,库区周边森林覆盖率达到61.7% %。
种植生态林,构筑清水北调绿色屏障;种植经济林,提高群众致富希望。
走进淅川县老城区石家沟村兴利果园,村民石金龙正忙着冬季果园的管理和维护。 “今年,蜂糖李、杏李的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提高,一亩地能赚8000多元,现在主要做冬剪、拔枝,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石金龙高兴地介绍道。
老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统一品种改良、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带动村民积极发展杏李产业。目前,老镇已开发杏李2万余亩,其中糖李8000余亩。
淅川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推动的核心水源保护区布局定位,坚持规模化开发、品牌化,大力推广生态高效林果种植业,建立林果开发中心,种植柑橘、软籽石榴。有杏、李等生态林果面积23万余亩。全县林果产业产值达6亿元,渠头10万农民服务“生态碗”。
深挖资源
特色品牌强县富民
3000公斤羊肚菌一小时内被抢购一空;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西川农产品现场签约金额超600万元;仓房镇柑橘采摘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累计订单达5万吨……近年来,淅川县农产品销售异常火爆。除了过硬的品质之外,品牌美誉度也是其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片发展生态农业的天赐之土,淅川县始终坚持“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主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生态产业链成链条,实现生态优先发展高质量,先后荣获“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等多项殊荣。
品牌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见证。淅川县大力实施品牌引领行动,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帮扶的实施意见》《林果产业补贴办法》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品牌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108家,99家农产品主体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产品认证品牌”创建体系,培育区域公共品牌“西游山川”,以及“磨山米”杏李、“刘博士”软籽石榴、“晶金源”旗下有“亚洲一酷”大闸蟹、“丹江鱼”、“富森”中药金银花及“运河头西川-A”等子品牌。 “中原看海之地”生态旅游覆盖农产品和旅游产业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绿化。 。
依托品牌效应,淅川县借助国家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让生态产品从头到尾运河可以走出西川,通过互联网走向全国,为人们增收致富铺平道路。道路。
生态赋能
绿色发展增加福祉
丹江口水库东岸,村民开办餐馆、民宿,发展配套服务业。 “西川的青山和新鲜的青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我们农家主营丹江鱼、土鸡、野菜等农家菜。城里人都爱吃,而且很多都是回头客。今年“五一”、“十月”每天接待量400人次,至今收入已达20万元。 ”印象马家29号农家院负责人韩中流高兴地说起自己现在的生活。
水变清,绿变金。丹江口水库日益优良的生态也为沿海人民呈现了一道亮丽的“钱景”。
淅川县大石桥纳水乡、清河水上民宿这个山水相依的乡村景区,已成为拉动区域文化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民宿总经理张巨成表示,公司将通过三期建设,将其打造成西川观鸟基地、西川钓鱼比赛基地、大石桥学习基地,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开心。健康、安心地生活在这里,让“水乡”的好风光孕育出良好的“钱景”,形成产业示范带动商业模式,增加集体收入,带动群众增收并变得富有。
保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我们统筹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淅川县县长王兴勇表示,淅川县将全域旅游、和谐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环库路各景区,打造环保环境。依山傍水,独特而独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了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星级酒店8家、精品民宿16家、农家乐700余间。
不仅如此,淅川县带头争创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旅游+”“+旅游”文章的作用,激活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创新通过多种业态的整合。中国淅川首届上盛繁利文化节、中国轩辕龙舟赛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体育赛事在淅川成功举办。 “运河头西川,中原看海之地”的话题频频引爆网络。 3万人次享用旅游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有价值在“存在”,难在“悟”,关键在“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西川,必将实现生态“表象”向经济价值的转变,把绿水青山变成宝贵的资产、致富的“靠山”。 (段平王晓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