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低价珠宝直播间陷阱:中老年人两年消费超3万元,迷信治百病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4-12-09 10:10:57  

低价珠宝如何让中老年人上瘾

59元的琥珀蜂蜡手链、68元的玛瑙项链、90元的和田玉吊坠……虽然单价不高,但通过各个平台的珠宝直播间,余阿姨已经花了三万多两年内。高价收购了近百件珠宝玉石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中老年人热衷于在网络直播间低价购买各类珠宝玉石。近日,记者将受访者花98元购买的“和田玉乌石牌”等首饰送去检验,检测结果竟然是玻璃吊坠; 348元购买的玛瑙手链也变成了玻璃吊坠。成为玉髓手链。

11月22日下午,记者向淘宝客服举报该网店“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并提交了相关证据。但截至12月5日,反馈信息显示,平台已对该店铺进行了密切关注,但并未采取任何具体措施,店铺仍在正常销售。

成都商报-红星报记者 杨玉琪 综合云南法制新闻

记者调查

沉迷于网购低价珠宝:

有人两年花掉3万多元,也有人认为100块钱的蜂蜡就能治病。

11月中旬,记者来到于阿姨家。 63岁的余阿姨衣着简单朴素,面容毫无修饰。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全身上下都佩戴着大量的珠宝——左右手各戴了三个手镯,脖子上挂着一条和田玉吊坠项链,双手无名指上各戴着一枚宝石戒指。

由于囤积了大量低价珠宝,于阿姨的丈夫刘先生也被要求每天佩戴各种珠宝。这让65岁的刘先生感到无助,而这种无助是从2022年开始的。

据刘先生回忆,他的妻子无意间来到了一家卖珠宝玉石的直播间。店里出售的蜂蜡、玉石、玛瑙、和田玉等珠宝大多售价在百元以下,很快引起了于阿姨的注意。

“因为贵,我以前从来没有去商场买过珠宝。但现在我发现网上的价格更便宜,所以我买了很多。”刘先生记得,于阿姨2022年在直播间订购的第一件珠宝,售价是红玉髓手链,售价13.14元。两年来,于阿姨通过各平台珠宝直播间花费3万多元,低价购买了近百件珠宝玉石。

沉迷于网购低价珠宝,导致于阿姨和妻子之间发生了很多矛盾。刘先生说:“我不让她买,她还离家出走,最后只好妥协。”

沉迷于直播间低价风潮的余阿姨并不是唯一一个。这六个月来,小陈经常因为妈妈在直播间疯狂下单各种珠宝而头疼。但与于阿姨不同的是,小陈的母亲热衷于在网上购买低价珠宝,因为她相信佩戴这些珠宝可以治愈疾病。

“起初,妈妈只买了价值几十元的玉石吊坠、手链来佩戴玩玩,但现在她在直播间沉迷于功能性珠宝,她认为几百元买的珠宝可以包治百病。 ”小陈说道。

据了解,小陈的母亲通过所谓的“网上科普”了解到,一些琥珀、蜂蜡等首饰有疗效。后来她发现直播间里这些首饰的价格并不高,于是她就沉迷其中。

小陈向记者展示了母亲送给她的几件“疗愈饰品”:一条灰褐色的“药手镯”,号称能治头痛,售价约700元;一条是灰褐色的“药手镯”,号称能治头痛,售价约700元;一条是“药手镯”,号称能治头痛,售价约700元;一条是“药手链”,号称能治头疼,售价700元左右。一款紫红色的“龙血木手链”,号称能治头痛,售价400元左右……粗略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妈妈在“功能性饰品”上花费了近6000元直播间里。

记者送样进行二次鉴定:

“和田玉牌”被制成玻璃吊坠,“玛瑙”手链实际上是玉髓手链。

为了核实运来的附有鉴定证书的珠宝是否真品,记者将余阿姨购买的多款低价珠宝送到“国家金银珠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进行二次鉴定。

结果显示,于阿姨在淘宝店直播间花98元订购的“和田玉无牌”变成了玻璃挂件;她花348元买的玛瑙手链也变成了玉髓手链。

记者还注意到,余阿姨花59元购买的琥珀(蜂蜡)手链二次鉴定结果仍显示为琥珀。不过,该手环的原始鉴定证书显示重量为8.11克,而记者帮助鉴定的证书显示重量为6.701克。现场鉴定工作人员表示:“通常同一件物品的重量差异不会超过0.3克,重量差异达到2克或者不是同一件鉴定珠宝。”

曾是玉石行业从业者的吴先生向记者解释,虽然都是琥珀,但琥珀的价值取决于其天然色泽、清晰度、透明度等,普通款式的价格不高;此外,也不排除有些商家可以采用染色、注胶等人工方法,将一块低价普通琥珀“打造”成稀缺琥珀,以获取利润。

面对二次鉴定结果的问题,记者又联系了于阿姨购买玉牌的网店。对于“琉璃挂件”的第二次鉴定结果,该网店客服依然坚称其所售玉牌确实是和田玉。之所以第二次鉴定结果是玻璃,客服表示:“鉴定机构不同,所以鉴定结果不一样。”

针对这样的说法,上述鉴定机构直言:“无论哪个鉴定机构,都不可能鉴定一块和田玉为玻璃。”记者发现,“和田玉乌石牌”的鉴定证书原件显示,检测结果来自“新疆中江宝剑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所”。但记者无法正常搜索到该机构的网络信息,也无法查询到该机构的信息。无法检索到该组织的官方网站,也找不到该组织的工商注册信息。

例行启动

珠宝玉石在商场里很容易卖到数万美元。为什么一进直播间价格就下降了?对此,于阿姨表示:“主播们都解释过,这些翡翠原石都是源头直接采购的,省去了中间成本,所以价格低。”

这真的是发生的事情吗?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例程1

声称“直接来源”

记者在抖音、淘宝等平台直播间看到,不少主播表示,所售翡翠直接从佛山平州、云南腾冲、缅甸、越南等地源头采购,直接工厂加工销售。专卖店就避免了翡翠的问题。中间商赚取差价,消除品牌溢价。

为了证明自家翡翠是真品,有的直播间还直接在屏幕上显示“直产地”、“源头工厂”字样。相关视频账号出售的玉石、蜂蜡、琥珀、和田玉等饰品均价在百元左右。

“xx大品牌都是从我们工厂进货的,同一个东西方品牌带包装转卖的话可以赚上千块钱。但是我们是一手货源,直接从中国和缅甸采购,你可以做如果你买的话,就给钱。” 11月24日晚,某翡翠直播间主播是这样介绍的。记者注意到,直播间销售的翡翠手镯、吊坠等产品均价在300元以内。

当记者在直播间询问所售翡翠是否是正品时,主播回应:“所有珠宝都有鉴定证书,你也可以看看我们的视频号,有购买籽料的视频。”

“源头直采,主播砍价,拉低玉石价格!”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直播间外,不少视频号主播还会录制自己在云南、广州、缅甸等地工厂采购翡翠的视频。视频中不时宣称:“我们不会接受这种材质,因为它太劣质;如果这种品质的玉石进入我们的直播间,我们对不起我们的家人……”

例程2

上演“极限讨价还价”

记者还注意到,为了证明自家翡翠价格低廉的原因,很多视频中采购翡翠的主播都会将讨价还价“上演”到极致。

其中,不少翡翠原料的售价都在万元以上。经过主播反复讨价还价,最终成交价低至1000元。购买完成后,主播会在视频最后提醒:“这批‘不良品’今晚直播出售。”

在直播间里,主播也会明确告诉消费者,他所销售的某款翡翠手镯在其线下门店的售价为数万元。不过,为了回馈粉丝,价值数万元的手链被降到了百元左右。这种说辞其实在很多直播间都被反复使用过。

套路3

寓意“有疗效”

小陈的母亲沉迷于“瑶波”手链,据说这种手链能有效治病。在直播间或者网购平台上都不难找到它。

记者在抖音上一家销售“药琥珀”手链的直播间看到。该手环售价469元。主播表示,这款手环本身就有药香味,但当记者作为消费者询问这款手环是否能治头痛时,主播解释道:“我们有鉴定证书,但平台有规定,有些东西是不允许的。”您可以上网了解医学的好处。”

公开资料显示,琥珀是天然琥珀的一种。它是由松树和柏树植物的树脂形成的树脂化石。表面有许多气孔,具有一定的中草药香气。关于它是否具有治疗作用仍存在争议。

记者还咨询了淘宝平台上该玉石店的客服,了解23元一串出售的琥珀到底是不是正品,以及“疗效”问题。对方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珠宝鉴定证书,鉴定结果显示是琥珀(蜂蜡),而不是琥珀。显示为药物。至于是否能治病,客服也回应:“平台不允许你这么说,你可以自己在网上看。”

消费者是否可以在网上低价领取缺失的药品?对此,吴先生表示:“这么低的价格几乎不可能买到真药。”他告诉记者,真药一般都是以克来计算的,每克卖到千元以上。

业内人士

低价珠宝直播间

让顾客感觉好像错过了什么

吴先生表示,和田玉、翡翠等产品的主要原因不是加工费,而是材料的稀缺性。例如,同样的和田玉,羊脂白玉的原料价格比普通白玉和蓝宝石的原料价格高出数倍。 “即使是从源头采购,高品种翡翠的价格也拉不下来。”

对于网上直接采集、打折力度很大的视频,吴先生表示,“这些大部分都是剧本设定,很多视频号都采取相同的套路,不同场景一个说法。”他提醒消费者,从长远来看,低于市场价格购买的和田玉、玉蜜蜡等大部分都不是正品。

“低价珠宝直播间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让顾客相信自己买到了便宜货。”吴先生告诉记者,根据他之前通过直播销售低价珠宝的经验,购买百元珠宝的消费者大多是中老年人。群体,而之所以能够吸引彼此消费,其实就是各大直播间有无穷无尽的吸引流量的套路。

律师建议

在网络平台购买假货后如何维权

云南兴源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维嘉指出,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网购人数大幅增加,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权益的现象消费者的兴趣也随之增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等真实、全面的信息,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有关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使用情况的询问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服务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李维嘉提醒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购物时要理性消费。下订单时,他们可以保存产品详细信息、与客服的沟通记录、交易页面等,并在收货时及时查看。如发现假冒伪劣商品,请立即联系商家和平台解决,或拨打12315举报。 (成都商报)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