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5年试点挂号一次管三天,江苏已率先施行
“一次性挂号三天”就医政策是指将一次性挂号有效期从24小时延长至72小时。若患者未能完成检查或当天未收到报告,可在三天内携带报告结果到原科室复查,无需再次挂号、付费。
后台自动扫描识别自动拾取患者号码
2023年5月起,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对省属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实行“三天一挂号”政策。南京鼓楼医院位于南京市中心,每天有1400余名患者需要前来复诊。政策实施后,3天内做过化验或检查的患者只需携带登记表或问诊单,医院后台自动扫描识别。对于符合免费复诊要求的患者,后台会自动获取患者的号码。
有些医院可以要求医生在初次咨询后 14 天内阅读报告。
随着“一次挂号、三天管理”惠民举措深入实施,广东深圳部分医院也陆续实施了让患者在14天内免费查阅检查报告的举措从最初的诊断,为患者就医提供更大的便利。
调整医疗流程,协调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工作
经过初步调整,部分医院除了延长服务时间外,还对就医流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如果患者非日间查看检测结果,各分诊服务台工作人员会对结果进行审核核对,协助诊所张贴0元惠民号,协调患者和门诊医生。
加大随访检查设备投入,方便患者就医
政策、规划纷纷落实,医院硬件设施也必须升级。 2023年10月,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出“一次挂号、三天管理”便民服务。医院专门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开通科室间免费转号,投入36台在线复诊设备,方便患者就医。
“注册一次,入住三天”
如何让信号源分配更加合理有效?
“三天一登记、三天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对此,全国医院也在思考如何处理首诊患者和随访患者的顺序,保证号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对于医院来说,免费复诊数量的增加,势必会给医疗秩序的管理带来压力。尤其是对于大型三级医院来说,如果复诊次数较多,无疑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对此,医院可以通过增加就诊次数、开设夜诊室等方式,减少患者就诊次数,优化治疗流程。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潘银兵:我们也做了一些计划。如果部分诊所候诊病人较多,我们会调派相应急救人员进行补充和分流。
如果患者无法见到第一位医生复诊怎么办?当患者全天回来复诊时,如果最初的医生没有旁听,通常会由另一位医生来诊治,这也对医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部主任陈春涛:首先是检查第一位医生。如果首诊医生无法到场,则由同一诊治组的医生负责。如果没有这些医生,患者将由同科室、同职称的医生治疗。如果前三名医生都没有时间,则由同科室的其他医生来照顾患者。
北京大学政府学院教授马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应该在更多的地区复制推广。但政策的推进也会让不少医院面临管理压力。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尤其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医院管理,同时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激励和支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