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聚焦中东非洲市场,探讨中国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
王世江建议业界增强信心。光伏产业的前景毋庸置疑,相信春天不会太远。建议加强行业自律,避免非理性恶性竞争;苦练内功,注重技术创新。
相关报道
直视2024光伏行业年会:聚焦中东、非洲市场,中国企业“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
12月4日,2024年光伏产业年会在四川宜宾召开。
在大会专场“海外光伏市场分析与投资机会研讨会”上,全球太阳能理事会亚太区主任任晓培、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商业模式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司俊彦、盈联咨询太阳能部研究助理周冠勋、瑞纳信国际咨询气候项目总监付毅科等专家深入探讨了当前光伏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发展前景中东、非洲等地区光伏产业的发展。
中东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中东市场一直是光伏企业出海的热门地区。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中信博电等多家光伏企业都在积极开拓中东市场。讯联咨询太阳能部研究助理周冠勋在研讨会上表示,大规模的政府招标将带动中东和非洲光伏市场的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商业模式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司俊彦表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中东有四大优势。一是技术创新和产能优势。公司电池芯跻身全球前十名。这些公司都是中国公司;二是全球布局和市场拓展;三是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中东政策助力能源结构转型,零部件进口需求快速上升;四是成本和经济效益。中东光伏电价开始反弹,电站收入经济增长。
同时,中东多地营商环境也相对开放。据报道,沙特阿拉伯是中东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沙特政府采取了简化注册手续、降低企业税等一系列措施改善营商投资环境。此外,沙特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经济中心。迪拜政府致力于简化行政程序、降低商业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便利。例如,迪拜建立了多个自由区,允许外资 100% 拥有所有权,并免除企业和个人所得税。
诚然,光伏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挑战,一些国际项目也以失败告终。 “光伏企业在出海中东的过程中,面临知识产权、技术出口、环境合规等一系列法律风险;项目所在地地缘政治、外贸壁垒等市场风险;以及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君彦说道。
据悉,国际EPC项目与国内EPC项目在模式理念、谈判、合同履行等各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例如,国内EPC项目普遍强调流程和价格,而国际项目则更注重流程和业务以及成本控制。
“一些企业在制定项目预算时没有充分考虑国际项目较高的管理成本。另外,一些企业合同调价机制不明确,不注重施工期全流程风险合规管理。 ”司俊彦坦言。 “在国际EPC项目过程中,企业还必须做好供应链管理,防止工期延误,以及处理好当地劳工和工会的关系。”
中非能源合作升温,多家企业抢滩非洲市场
随着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召开,市场各方逐渐关注中非能源合作。峰会期间,中非达成多项双边能源合作成果。雷纳新国际咨询公司估计,这将为非洲带来超过720M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
在本次大会的“海外光伏市场分析与投资机会研讨会”上,瑞纳信国际咨询气候项目总监付毅科对非洲光伏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她看来,未来中非光伏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为中小民营企业营造友好营商环境,鼓励分布式太阳能项目自下而上发展;模式二是发展太阳能项目和太阳能产品。与制造业和关键矿产相关的绿色工业化;模式三是试点创新PPP模式,在非洲部署太阳能发电项目。
从地区来看,傅毅表示,最适合中国光伏投资的非洲国家包括南非、埃及、卢旺达、津巴布韦、赞比亚等。
目前,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多家光伏企业已在非洲布局。隆基绿能已设立非洲代表处,并在南非、埃及、突尼斯、布基纳法索、多哥、乌干达等地部署了公用光伏项目。据瑞纳信国际咨询统计,公司在上述地区的产能布局分别为300+MW、600+MW、120MV、20MW、19MW。
晶科能源已在南非、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等地区开展业务。该公司开普敦太阳能组件工厂产能为120MW。天合光能在非洲主要通过当地经销商开展贸易和服务。布局区域包括南非、摩洛哥、埃及、肯尼亚、加纳等。
其他市场方面,周冠勋在本次研讨会上提到,随着绿色电力交易逐步完善,东南亚光伏将迎来新机遇。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首席分析师金峰表示:“南亚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预计将占全球总量的6%左右。此外,中国对南亚的光伏组件出口预计将增加同比增长50%。”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