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破获云养牛非法集资案,揭露网络投资骗局
近日,在“亮剑”专项行动中,上海警方根据市民举报线索深入侦查,成功破获一起假借互联网“云养牛”非法集资案,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涉案总金额超过5亿元。 。
“云羊牛”还能盈利吗?
今年5月,市民吴先生向上海徐汇警方报案,经朋友介绍,他被朋友介绍到了一个“云养牛”项目。该平台声称在国外有合作牧场,并聘请了当地专业团队负责管理。对于日常养牛,投资者只需在网上进行投资领养,即可获得6%至13%的稳定年化回报。此外,每头牛都有保险,投资者在死亡时可以获得保险索赔。
为了让吴先生相信这个项目的真实性,平台不仅给吴先生发送了专业制作的宣传专刊,还要求他关注平台的社交媒体账号:在一些论坛视频中,投资者积极分享了他的观点。投资经验;在一些直播视频中,有人实时展示牧场内牛群的实际情况;在其他视频中,平台工作人员还表示,投资者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自己订阅的牛群在牧场的健康状况。
300万元折价6万斤牛肉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吴先生出资5000元在平台上购买了一头牛的所有权。投资期限约定为1个月。到期后,平台将向吴先生支付6%的年化收益,并按原价回购。牛的所有权。签订电子合同后,平台还提供了所购牛的年龄、体重、耳标号等具体信息。
一个月后,吴先生如约收到平台的回购资金和返利,并逐步加大投资力度,短时间内投资近300万元。在此期间,平台商城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允许将所有利润和本金以每斤50元的价格兑换成牛肉股份,可以用来换取所谓的“优质”牛肉产品牧场生产的。
今年5月的一天,吴先生登录该平台发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账户内价值300万元的牛被平台强制回购,并全部折算为兑换额度。牛肉6万公斤。客服询问平台后表示,由于第三方支付问题,暂时无法提取现金,只能提取牛肉。当吴先生提出将牛肉全部撤走时,客服表示这么大的牛肉很难运输,牛肉份额可以换200元。通过平台销售价格每斤300元不等,产品售出后可提现金。但截至事发时,并没有人关心这批牛肉,300万元的投资仍是平台寄售的6万公斤牛肉中的一份。
保本保息背后是非法集资骗局
无奈之下,吴先生只好报警求助。接到报案后,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徐汇分局对该网络平台展开调查,发现该平台声称位于境外的牧场根本不存在,且有部分牧场吴先生在网上看到的视频和直播中,有的是犯罪团伙借用别人的牧场进行拍摄,更多的是从网上下载素材,然后进行编辑打包。
至于平台提供兑换的牛肉,犯罪团伙是从当地批发市场购买的。警方前往仓库调查后发现,库存量很少,远低于用户持有的牛肉份额。一方面,犯罪团伙引导投资者在平台上托运牛肉,希望拖延兑换时间;另一方面,他们希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继续投资。
警方随后锁定了以犯罪嫌疑人张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今年9月,上海警方在其他省市警方的协助下,将张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经查,张某等人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包装“云养牛”项目,以高额利润为诱饵,吸纳资金,非法筹集资金共计5亿多元。
目前,上述四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惕打着“农业新模式”招商引资
面对这种新型投资骗局,警方提醒:近年来,他们打着海参养殖、梅花鹿养殖、孢子粉种植等小众农业养殖幌子,将其包装成投资新农业模式,并用保本保息、高回报等噱头来吸引投资者。人间病例时有发生,公众应提高警惕。
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还发布了“云农经济”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提醒称,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打着“云农经济”旗号,通过网络、电话促销、组织聚餐、参观农场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订阅鱼类、牲畜和家禽在线。 、茶园等,承诺到期后高额回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
再次提醒对“云经济”感兴趣的投资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理性对待高回报承诺,冷静分析平台盈利模式是否合理、可持续,避免上当受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