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12 点网络荐股直播间乱象:知名网红荐股背后的流量与收费
观众的反响也十分热烈。主播发出“召唤”后,评论区立即出现大量“111”,夹杂着“666老师”、“某只股票可以买吗?”等评论。大约一分钟后,主播宣布清理完成,剩下的粉丝可以点击添加助理,接收“圈内人”的推荐。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深夜12点的网上推荐股票直播间里都会发生。这些炒股主播中,有不少是粉丝超千万的知名网红。推荐股票的背后,隐藏着网红的流量,以及通过各种收费赚钱的方式。
以上述所谓的内圈文档为例,里面其实包含了每天推荐的三只股票、选股逻辑和参考资料。此后,选股助手开始每天发送推荐股票和“好消息”案例,邀请投资者购买增值会员服务。不过,这些博主推荐的“黄金股”含金量并不高。 11月13日某直播间“内圈”文件中宣传的两只股票14日全部下跌。
事实上,很多直播推荐股票的主播和博主不仅没有推荐股票的资格,甚至可能没有股票投资的专业知识。一些炒股直播间的用户此前甚至从未真正接触过股市。
但在高密度信息的轰炸下,这些新投资者更容易“出人头地”。来自广东的投资者李准(化名)在股市博主的付费指导下,先后向自己的股票账户投入了近15万元。深圳00后小丁(化名)也在股票推荐博主的引导下陆续买入了3只股票,投资额约5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这种情况,除了监管处罚和投资者教育外,平台还在股票推荐账户的资质、内容审核、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承担了实际责任。金融投资咨询机构在规范直播、发布内容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
直播间新投资人
第一财经采访的不少股市账号粉丝虽然职业、地域、身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年轻,入股市还不到一年。
“倒车接人”、“金股”、“子弹”、“主题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小丁从一个对股市一无所知的“新手”,变成了精通各种股票的人。股票类型。股市直播术语中的“老手”。他每天要花近一个小时在各大网红的股票推荐账户之间来回穿梭。
9月初以来,小丁就不断地观看股市直播。不断上涨的市场价格和主播的热情鼓励,让他决定试水。他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来自于直播间千万级网红“蓝色巨人”的推荐。购买当天,他小赚了1000多元,初步享受到实惠后,他开始加大投入。
李准今年1月进入股市。他的初衷是存款和理财收入太低,想配置部分股票资产以获得更高的收入。由于他对股市的接触不多,复杂的K线图和专业的财务报告常常让他头皮发麻。因此,关注股市大V就成了一条“捷径”。
从数据来看,近期的市场行情中,确实有大量新的投资者涌入市场。据上交所统计,2024年前10个月,新开户2031万户,其中10月份新开户685万户,达到平时的4至5倍,创9年新高。深交所尚未披露开户数据。
这些股市新势力更热衷于从各个平台的博主那里获取信息。一位财经自媒体博主告诉记者,近两个月来,他的账号几乎所有渠道的吸粉速度都在加快。从与粉丝的互动中可以明显看出,新粉丝大多是没有炒股经验的新股民。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根据从短视频或博文中学到的知识,冲入股市进行战斗。
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自9月26日起,大蓝粉丝数量大幅增长,总人数从900万以上上升至10月8日的1032万;他的视频观看者中,大多数年龄在24岁至30岁之间。主要有两个年龄段:31岁至40岁和31岁至40岁,其中男性占78%。
“在某些平台上,专业博主无法‘击败’情感博主。”一位图文共享金融账户经营者告诉记者,行情来得太快,急于入市的投资者往往很难有时间结算。如果他们下来学习如何分析基本面或市场趋势,他们更有可能“复制博主的答案”并专注于某个“吹票者”,这可能会导致股市人为波动。
以抖音上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大兰为例。 10月7日,大蓝8日公开预测股市涨跌,称国庆后A股一定会一路上涨、走红,让粉丝“全仓发力”。 10月8日中午,他在视频评论区向公众公开推荐某只股票。当天下午,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这只被蓝色巨人力推的股票逆势上涨,创出阶段性新高。不过,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蓝色巨人的推荐与该股的强劲上涨有关。
第二天,由于市场剧烈波动,不少听从蓝色巨人建议的投资者被“埋没”。 “蓝色巨人”在视频中表示,他发布视频是因为不想让粉丝错过牛市,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亏损的投资者情绪,他因此受到了影响。到网络暴力。
10月11日晚,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关于打击“违规炒股”等非法证券活动的处罚公告》。抖音表示,账户“蓝色巨人”多次发布特定股票涨跌内容,煽动网友买入特定股票,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平台决定无限期封禁该账户。
股票推荐锚定结果好坏参半
新股民纷纷涌入市场,而接手这波“暴富”的网红恐怕不具备推荐股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没有推荐股票的资格。
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推荐股票的网络主播和博主主要有三类,其中两类人可能不具备专业能力或推荐股票资质。
第一类是冒充“股神、大V”的跨境博主。他们没有专业背景,却声称拥有内幕消息和独特的眼光。他们通过“分享炒股技巧、瞄准牛股、推荐黑马股”来欺骗他人。投资者。
在这些主播中,大兰是一定的代表。据媒体报道,大兰早年是一名健身教练,后来因发布创业、投资内容而走红。粉丝数量增加后,大兰出售的课程价格从19.9元到7980元不等。除了低价吸引课程,他还出售线上线下全价课程6980元、小班课29800元、私人董事会会议98000元、IP孵化服务298000元等。他表示,孵化服务具有“赌博性质”,仅对私人董事会开放。
一位投资圈人士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像大蓝这样的网红课程价值不高,但已经对大学商学院的MBA课程形成了市场竞争。对于一些中小企业主来说,这些网红课程极具吸引力。
这类IP孵化赛道的网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专注二级市场的股票推荐博主。但由于其粉丝基数大、年轻粉丝多,声音强烈且具有挑衅性,对市场行情的影响非常可观。
第二类是有一定金融背景的知识博主。他们包装自己的专业简历,定期分享股市知识,为私营部门吸引客户,然后通过推荐股票变相变现。例如,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财经博主在简历中声称自己拥有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拥有十多年的证券市场实战经验。短视频中,他多次提到自己买入的板块和股票操作。添加联系方式后,你付费进入他的“圈子”,他每天都会频繁分享各种操作建议。
(网络博主付费“圈子”更新运营信息)
包括大蓝在内,这两类推荐股票的主播和博主都不具备推荐股票的资格。
广东证监局11月4日披露,吴某平在没有专业资质的情况下,在知识付费平台上注册了店铺,并通过个人账户、微信公众号等吸引投资者购买店内的各类课程或成为会员。证券投资咨询服务通过视频课程、直播等方式提供股票分析推荐、添加微信推荐股票、在微信群分享股票交割单、提出股票交易建议等。吴某平还通过向陈某等人推荐股票等方式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上述行为违反了有关规定,构成违法行为。
第三类是投资咨询公司的专业账户。他们通过流量平台吸引客户,然后导流到私域流量池,提供股票推荐业务。与个体网红博主单打独斗不同,他们大多建立了人才矩阵,注重团队合作,形成品牌效应。
以国诚投资咨询为例。 11月14日下午3点30分,该投资咨询公司至少6个直播账号同时直播。直播内容包括行情分析、零基础把握主力、利好板块等,最受欢迎的直播间拥有上千观众。第一财经某直播间新增客服后,客服人员陆续发送推荐个股信息和利好消息案例,并邀请投资者购买增值会员服务。
推荐个股背后的商业经验
无论是个人还是投资咨询公司,推荐股票的盈利模式大体相同。
最基本的赚钱手段就是收取会员费或者服务费。某微博股票推荐机构运营助理告诉记者,目前,总群会定期以文字形式讲解市场走势和热门板块,时不时还会有“金牛”(即“推荐个股”)。 ”)。如果你想获得更高的利润,你需要加入他们的会员。会员模式下,会有专人一对一指导短期操作。会员费2880元/月,每月盈利点20%以上。
还有一些股票推荐团队收取阶梯费用。另一家抖音直播投顾团队的运营者表示,该团队的会员费比较低,只有0.1元。缴纳会员费后,投资顾问定期分享一份名为“核心圈”的文件,每天推荐2至3只重点操作股票和4至5只集合竞价股票。三天后,他开始向记者推荐一份短期操作的会员计划,其中包括精选的核心股票和买卖时机。价格为998元/年。除了这项服务,团队还提供升级定制服务,价格达到数万元。
北京信之源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李博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此类机构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导投资者加入微信群、QQ群等软件群等社交群组,或通过群发短信、电话等方式,诱导投资者投资某只股票或某几只股票,通过约定分享或操纵股票来获取利润。二是引导投资者安装付费预测软件,通过收取软件使用费来盈利;三是直接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建议、培训等,并收取会员费、培训费、服务费、咨询费等费用。
广东圣马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勇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一是帮主力/庄家‘抬轿子’,高层大多是个股大涨后推荐股票就是这种类型,第二个叫研究分析,其实是违规操作,把观众培养成客户,收取费用和佣金。似是而非、真实虚假的,欺骗投资者。”
田勇认为,凡是这些情况都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都可以受到处罚。抬轿子实际上是诈骗罪,收取佣金是非法经营,恶意炒作已经侵蚀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炒股骗局早已关注,并已向投资者发出风险提示。例如,2022年,四川证监局官网发布了七类“推荐股票骗局”,对该业务进行了分类分析,包括:
1、在直播平台上,伪装成“股神、大V、老师、主播、圈主”,自称有内幕、资深背景、传奇业绩、独特眼光,以“分享炒股技巧、瞄准目标”牛股、推荐黑马股等方法欺骗投资者。
2、在财经网站上,利用“专家指导、专家行情洞察、名家炒股”等标题,吸引投资者充值、购买“金币鲜花”等虚拟货币,然后使用“直播订阅、付费文章、付费问答”等方式引诱投资者购买垃圾信息。
3.在微信、QQ、微博、论坛、股吧等平台上进行“股票大数据诊断、黑马推荐、专家一对一指导、不盈利、不收费”等夸张宣传。用于伪造股票交易业绩记录,引诱投资者付款。会员客户。
4、冒充奇葩在微信、QQ上聊天,声称背后有“老师、专家、股神”指导炒股。他们先免费推荐几只股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然后诱骗投资者交钱加入“内部VIP群和VIP直播间”。
5、在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间,“老师、专家、股神”实时喊单,号召大家一起买卖股票,声称“私募基金、资本大佬” ,还有实力博彩公司”保证赚钱;或利用“高额高回报”欺骗投资者参与现货(贵金属、艺术品、邮票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国际期货(等)等虚假交易。外汇、原油、黄金等)。
6、不法分子推荐股票,导致投资者亏损后,并不是全部都联系不上。一些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公司仍然可以联系。然而,面对投资者的投诉,他们引诱投资者加入更高级别的会员。团体,多交“会员费”。
7、为了实施诈骗,不少不法分子利用与合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专业机构类似的名称来欺骗投资者,或者直接冒充合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名称实施诈骗。出于对专业机构的信任,投资者往往交纳会员费,获得推荐股票,却蒙受损失,最终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损失难以挽回
有很多投资者听从网红、大V的建议,冲进股市后遭受了损失。小丁和李准就是这样。
小丁称,放弃大蓝推荐的股票后,他把注意力转向了微博。某微博账号的客服告诉小丁,只要花3000元升级会员服务,每天就会推荐一只高收益股票,保证利润。购买会员后,他的收入远低于预期。于是我在客服的推荐下购买了高级会员,但我的收入仍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还继续亏损。
“四天就亏了三万元,学费也交了。”李准说,他按照博主的指示,前两天就盈利了,第三天就开始亏损。
和小丁、李准一样,不少投资者在“引导”下首战失败。第一财经使用关键词“股票推荐”搜索第三方投诉平台,获得2000余条投诉结果。大部分内容涉及股票推荐,向投资者承诺高回报,掩盖风险,诱导他们购买高价推荐股票。课程,造成损失和纠纷。
在判决书网上,也存在投资者听从推荐股票Vs的建议而未能投资,从而将平台告上法庭的案例。
据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北京一投资者花费3499.7元购买了微博大V的“炒股赚钱”会员服务。 “炒股钱”于2019年8月16日开始私下建立QQ群,推荐股票、带领人们操作股票,然后通过微博夸大、吹嘘盈利水平,吸引更多人成为会员。该投资人称,他总共支付13998.6元加入微博V+群后,立即被介绍加入了QQ群,群里共有81人。按照大V的指点后,损失高达40%。
该投资者称:“他让大家买的十几只股票都是创业板的次新股、新股,连续下跌20%-30%后,他还让大家补仓,然后继续买入。”大多数股票的跌幅高达 40%-50%。”
随后,大V虽然表示愿意退款,但以微博平台与自己分成40-60为由,要求投资者向微博平台寻求解释。微博服务最初回复称,该服务“一经订阅,不予退换”。投资者向12315平台投诉后,收到退款10498.9元,剩余余额3499.7元被拒绝退款。于是,投资者将微博平台告上法庭,要求微博返还3499.7元。
微博回应称,根据《微博VPlus粉丝订阅用户协议》,微博VPlus粉丝订阅服务费一旦订阅成功,不支持退款,且不存在任何过错或违约行为。其次,如果真如原告所说,微博用户“买股票的钱”是在推荐股票,那么这种行为也发生在QQ群而不是微博平台。被诉人作为微博平台的运营者,无权限制和要求其他平台用户的行为,而博主在QQ群中“炒股”的行为与被诉人无关,是他们的行为。个人行为。
微博还表示,为平息纠纷,退还原告未使用金额10,498.9元,剩余3,499.7元未退还,原因是原告已享受VPlus粉丝订阅服务三个月。被申请人收到本案诉讼材料后,已将原告要求的服务费3499.7元及部分诉讼费25元退回原告指定账户,用于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法院的判决显示,该诉讼被驳回,因为投资者的诉求在法院判决之前已经达成。
第一财经梳理法律案例发现,对于购买违规股票推荐服务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来说,维权并不容易。他们的主张很难获得法律支持。平台权利和责任的界定也很复杂。能否拿到补偿,有时取决于平台是否“息事宁人”。即使会员费或软件费可以退还,投资损失仍然难以挽回。
“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使得利益链的调查取证难度加大,因此很多简单的民事诉讼都无法确定赔偿金额。”田勇表示,抖音、百度等各种新平台应该禁止此类证券分析推荐。库存活动。
李博田建议,因机构违规推荐股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投资者,首先要注意保留所有推荐股票行为的痕迹。认定主体后,可以采取维权协商、向监管部门投诉、民事起诉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如果机构非法推荐股票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投资者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各方应共同努力查漏补缺
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投资者教育和宣传力度,防范违规炒股行为,同时也加大了处罚力度。
上述广东证监局11月4日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吴某平未经批准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非法直接或者间接有偿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被广东证监局没收。吴某平涉嫌非法证券活动。投资咨询违法所得255.17万元,并处罚款200万元。
据媒体报道,深圳证监局近日向辖内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下发关于规范自媒体运营管理的通知,要求各机构进一步加强自媒体运营管理,带齐认证账户。对员工开立的账户实行统一管理,定期检查和清理离职人员开立的账户和未使用的自媒体账户;发布的内容和直播材料应提前进行合规审查。直播过程中应对合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干预,严禁直播推荐股票。
除了监管处罚和投资者教育外,提供股票推荐渠道和媒体的平台和机构还必须承担相关账户注册和传播过程中的资质和内容审查等责任。
李博田认为,推荐股票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经营资质。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只有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的机构才能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或者相关的财务咨询业务。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机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可能面临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涉嫌犯罪包括非法经营、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诈骗、信托犯罪、虚假广告等。
“流量平台作为管理者,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有义务对直播内容进行审核,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李博田认为,如果平台没有采取合理的监管措施,在接到举报后没有及时处理举报,就会导致博主的失败。如果推荐股票视频继续传播,平台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田勇还提到,我国允许媒体平台发布股票推荐言论,但必须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非法提供平台的,应当承担与串谋犯罪同等的责任。
目前,平台还加强了对财经视频、直播的审核机制。
抖音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复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平台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证券活动。对于发现的违法内容和账号,平台将采取屏蔽直播权限、下架内容、重置数据、封禁账号等措施。通过内部手段处置。如果用户发现平台存在违法内容,可以通过“举报”功能向平台反馈,平台会及时处理。据抖音近期披露,最近一个月,抖音已处理与股市相关的违规账号3600余个,违法内容15000余条。
抖音建议用户对推荐股票保持警惕,尤其是遇到投资咨询、理财等需要付费的情况,更要谨慎对待。
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介绍,视频账号直播对于金融科普直播有着严格的准入资质要求。对于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等金融细分领域,主播需提供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牌照信息,用于资格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主播将根据违规程度进行账号封禁、限流等处罚。在满足相关许可认证资质的前提下,仅允许直播相应细分领域的科普内容,不得进行任何法规明令禁止的股票推荐、分析、金融产品推荐等行为。允许。
11月8日,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发布10月份违规账号及内容处理公告:2024年10月,共处罚违规账号4874个,其中包括多个违规推荐股票的账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