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竹溪禅寺举行主体建筑群落成典礼,历经约 20 年重建
竹溪禅寺是台南四大古刹之一。据学者称,它也是台湾第一座寺庙。它于公元1664年由当时的国家监护人创建。因“寺临悬崖,溪清谷秀,林竹茂盛”,故有“竹溪寺”之称。
自清朝乾隆年间至光复台湾,古寺曾多次重修。方丈紫顶法师介绍,重建前的主体宫殿式建筑于1976年竣工,但由于靠近竹溪河,地势低洼,容易遭受洪水侵袭。该寺自2005年开始进行重建工程,现已完成大雄宝殿、天王殿、文物博物馆的建设。
据寺院介绍,重建的建筑主体虽然经过了重新设计和建造,但历代祖先留下的旧物并没有被废弃,而是得到了重新整理和利用。例如,佛龛和木桌都是用旧建筑的柏木门板和床板制成的。变得。
此外,原址上还留有自清代以来伴随竹溪禅寺大殿的古井和百年茄树。志定法师表示,重建竹溪禅寺保留旧物、再利用旧物的目的是为了表明这次重建是继承,而不是替代。
寺庙有关部门指出,重建过程中,对竹溪禅寺300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保护。除了被誉为台南三大名匾之一的“了解世界”牌匾外,还有明代的观音坐像、著名的铸造铜观音立像等4000多件文物,将置于四层的“竹溪禅寺文物馆”内,档案建成后将向公众开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