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国各地醉美秋色上线,年轻人捡秋热潮悄然兴起
拾秋是指拾取秋天的落叶、果实等自然物作为纪念或创意材料。这是年轻人表达创造力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合肥植物园,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王茹从下午一直漫步到夜幕降临。 “‘采秋’是一次疗愈之旅,我们计划将采摘下来的落叶、落果变成植物标本,让秋天具体化。”王茹说。
“它可以教会孩子们发现和辨别美丑的能力,在树叶上画画,锻炼自由创造的能力。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户外博主颜悦带着4岁的孩子去“拾秋”,“结果是一本叶子书和一个叶子皇冠。
90后花艺师沉新亮也喜欢在“拾秋”中寻找工作灵感。 “秋季插花主要采用大面积的棕色搭配暖橙色,并用棉花、火棘、松果等装饰,不仅美观而且寓意美好。”沉新良表示,秋季花束订单不断增加,“美拉德”花束深受30岁左右年轻人的喜爱,占日常花束销量的60%以上。 “照片效果非常好,有很好的网页感。”
随着“拾秋”的热度,不少旅游目的地开始推出秋季主题旅游攻略,不少商家也将目光转向季节性经济。大众点评笔记频道上,近两周“秋赏”相关笔记数量环比增长近170%。探稻田、赏西红柿、寻桂花、赏秋民俗、古建筑寻秋等赏秋新方式受到用户关注。热议。
在网络平台上,江苏推出了秋美合集《你来江南采秋了吗?》针对长三角等地,邀请大家分享您身边的秋天魅力;江西上饶专题“秋日阳光”正式上线,网友共享秋收盛宴;安徽黄山重点打造秋赏、秋晒、秋摄影、秋游、秋食、秋住宿六大秋品。
各地文化旅游趁秋出圈。山东推出了“登高赏秋”、“山上观星”、“田园寻秋”五种最有“仪式感”的秋季场景,让游客体验秋季之美;在甘肃省陇南市,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新宠,民宿产业在银杏主题乡村旅游带动下快速发展。在杭州满觉陇村,游客可以体验制作桂花茶、桂花糖等产品,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白鹭南迁的秋景吸引了大量游客。 “今年秋游升温,民宿收入增加7万元(人民币,下同),土特产销售额突破10万元。”黄山区树溪村“90后”企业家梅平艳表示,该村还推出了秋色徒步路线,让游客在徒步的同时欣赏湿地美景,感受收获的喜悦。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良举认为,“外出赏秋”已成为户外休闲新时尚、文化旅游新趋势金秋消费季节。各地通过打造秋季旅游消费新场景,为“秋季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超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