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二维码
联系我们
APP二维码
返回

金秋十月马拉松赛事扎堆,中国马拉松热背后的供需关系

来源:网络   作者:   日期:2024-11-01 12:04:15  

事实上,“马拉松热”现象已经存在好几年了。据《2023年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是中国马拉松赛事的井喷期。仅2019年,全国举办路跑赛事就多达1828场。疫情过后,马拉松赛事迅速升温,2023年升至699场,几乎每天都有两场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赛事的受欢迎程度首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体育行业专家分析,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将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国路跑运动消费周期。这在欧美被称为“马拉松赛事现象”。早在2011年,中国人均GDP就突破5000美元。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健身需求逐渐升级,路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赛事的供给自然也会不断增加。

同时,马拉松赛事的风起云涌也是各方支持的结果,背后都有各自的经济账户。

一方面,各地对举办马拉松赛事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热情。要知道,举办大型马拉松比赛需要强大的动员能力、专业的组织能力、多部门的协调能力、全面细致的保障能力。这是对全市综合治理能力的集中检视。许多城市乐于举办比赛的最直接原因是看重赛事带来的可观“流量”,包括选手和游客组成的人流、各转播机构和社交平台的数据流以及赛事带来的流量。资本流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更大的效益在于城市的营销和推广。 “跑完一场赛马,你就会爱上一座城市。”这是几乎所有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起点和终点。以天津马拉松为例,主办方设置了一条非常有诚意的路线。天津之眼、解放桥、世纪钟、民园广场等地标建筑都与“天津”同框。宜丰区的五大道、异域风情、海河美景、古文化街的历史风貌、天开高教科创园的活力,一日尽览。打造最美赛道,给跑者最好的体验,是展示城市文化魅力、营销城市的绝佳机会和方式。

另一方面,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众多,媒体曝光度高,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形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不少体育赛事“乞讨”赞助的同时,不少顶级马拉松赛事对于赞助却“挑剔”。毕竟,马拉松赛事如此火爆,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

事实上,路跑赛事产业链涵盖赛事组织与运营、体育器材、健康与培训服务、城市旅游与服务业、媒体与广告、文创衍生品、保险与科技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 ,产业链完善。只要路跑赛事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蛋糕越做越大,产业链各环节就会不断受益、不断壮大。

诚然,现在的马拉松站正在流行,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要因地制宜,特别是在小城市,发展“小而美”、“小而特”的路跑赛事。现有马拉松赛事要提高赛事办学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水平,着力提升赛事服务,提升参与体验。此外,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账,使赛事既能满足人们健身需求,又能与经济融合发展。与社会相辅相成。

(记者张泽伟 尹思源 宋锐)据新华社 天津

分类: 股市
责任编辑: 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